上海新闻
夜晚的徐家汇就像一个超级水晶宫,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上海六百等各立一角,布局得当、层次清晰。美罗城的玻璃球体外型成了上海夜生活的新地标,来自上海虹口区和闸北区的网友“多情剑客”和“小叮当”就相约在“美罗城的水晶球下见面!”记者问她们见了面之后会做些什么,她们一起大叫起来:“好做的事情太多了,咱们可以到五楼的‘柯达超级电影世界’看《蜘蛛侠》,可以到六楼的风暴舞厅‘蹦蹦迪’,也可以到七楼的‘好乐迪’唱唱歌,肚子饿了,这里的达伽玛烧烤、肯德基、必胜客、伍京堂、素食餐厅味道都不错呦!”吃喝玩乐俱全,难怪美罗城市场部经理王飞跃会告诉记者:“我们的生意大部分都是夜里做出来的。”
但如果将时间的指针拨转到20年之前,上海夜间著名的商家恐怕只有西藏路、北京路口的星火日夜商店与散落在城区各处的几家小饮食店。长安路上一家“艳艳餐厅”的老板回忆说:“那时整条南京路不到9点钟就打烊了,要吃没吃,要喝没喝,要白相没白相,哪有什么夜生活?”在经历了多年的暗淡无光之后,如今的上海再次变为昼夜通明的不夜城。
让上海的夜晚发亮是上海市政府大力实施的一件实事,从最初的“灯光工程”到后来由商业系统实施的“橱窗透亮工程”,最早是从设置霓虹灯开始的,随后是整条整条马路的建筑都富丽堂皇起来,商家们相继意识到了夜晚的滚滚财源,打烊的时间也一再拖后,从最早的18点延长到20点,后来又拖到21点,再到现在的22点乃至23点;从最早的每年11月到次年2月,市中心商业街冬季不开夜市,到目前全市商业夜市普遍唱起“四季歌”。九海百盛商厦的一位营业员对记者说:“原先我们商家是‘无利不起早’,现在却变成了‘有利不关门’。”
晚上购物是上海人新养成的一种习惯。上海有多少人的夜生活在逛街购物中度过?没有人统计过,但是有两个数字似乎可以说明些什么:南京路出现超过100万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商家全天的营业额,有一半是在夜市赚来的。
越来越多的上海人习惯出外就餐造就了上海餐饮业夜间的繁荣,现在的上海除了乍浦路、黄河路这两条传统的美食街外,新的像吴江路、天钥桥路、恭城路、阳曲路、庙前街等10多条小吃街正在形成。在这些小吃街上,四川火锅、湘菜馆、上海本帮菜红红火火,这些地方往往通体透亮,宛若白昼。在陕西南路“上海人家”餐厅,记者遇见了来自英国伯明翰的教师ROBERTCOY,他竖起大拇指对记者说:“上海菜太美味了!这是我第11次到上海,每次来我都会发现她比以前要更繁华一些,我真的已经喜欢上上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