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经过市教委、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及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上海高校贫困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展顺利。目前上海高校在校生总数为32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所占比例不足20%。本市的农行、中行、建行、工行及浦发银行已累计签发合同金额5.52亿元,上海高校3.8万学生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实际发放贷款3.85亿元,贷款余额3.34亿元。今年上海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显现了三个新的特点:
1、上海所有的全日制高校全部落实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四定”方案。根据“国家助学贷款”定高校、定银行、定助学贷款范围、定助学贷款金额的“四定”方案,除原有的本科院校继续加强这项工作以外,上海所有的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都与对口银行签署了银校合作协议。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的入围,使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范围进一步扩大,确保了在上海高校就读的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贫困生都能及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2、上海高校与银行实现了“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的网上互通。上海市运用现代化手段开发上海高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计算机软件,经过一年试运转,运行情况良好。目前,上海高校学生可以在网上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校管理部门在网上进行初审,银行可以在网上采集学生的完整的信息资料。上海各高校运用这套软件,设立了学生情况信息网,登录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学生个人诚信记录、个人品德情况和奖惩记录等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上海高校所有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已全部列入上海个人联合征信系统。目前上海所有高校都已与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我国首家个人征信机构)签署了共建大学生信用档案协议。同时与各商业银行合作,对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偿还情况及其他信用记录进行跟踪,为大学生出具个人信用报告。大学毕业生的个人信用报告将成为跟随其一生的诚信记录。通过国家助学贷款,上海大学生的信用档案已开始融入到社会化的信用管理体系之中。这对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减少银行坏账将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今年高校新生入学,各高校都切实加强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让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了解金融知识,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各高校在学生手册中宣传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和作用,在宣传资料中把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各项规定告知学生。各高校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个人信息库。各高校专门为此项工作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每校配置专人做好这项工作,真正做好贷前宣传、贷后管理等各项工作。此外,根据银校合作协议,开学后各银行派员到各高校为学生办理贷款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