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吴淞客运中心将成为上海未来的“水上门户”。上海吴淞口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明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最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近日已经“出炉”。在此规划当中,十六铺客运站的功能将全部北移至吴淞,北移时间将根据外环隧道的施工进度确定,可能会在今年底明年初。
上海的吴淞口邻近长江入海口,也是长江和黄浦江的交汇处。吴淞客运中心就坐落于此,它东起黄浦江规划岸线,西至淞宝路,北至海军码头,南至牡丹江路及淞滨路,规划占地面积24.49万平方米,岸线长700米。作为“水上门户”,它将成为上海的国内水路客运中心。十六铺的常规客运航线、长江旅游航线都将转至吴淞,至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的航线及各种陆岛高速船、滚装船也将从这里始发。为了增强“水上门户”的吸引力,方便水路旅客的中转,吴淞客运中心被确定为上海中心城区仅有的5个中型客运枢纽之一;长途汽车客运站、公交枢纽站、出租车调度站都将在此“安家”,其中省际长途公路客运线路将力争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
上海吴淞客运中心项目规划曾历经两次调整。第一次规划编制是1994年下半年,当时总体功能定位在上海北部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第二次规划编制是1998年,总体定位中明确增加了旅游、休闲、景观功能和城市综合性服务功能。
新近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提高。按照黄浦江两岸开发“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要求,上海吴淞客运中心将形成沿江连续的开放空间,突出景观旅游功能。24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只造6万平方米的建筑,成片绿地面积要占到22%,水杉林、亲水平台、沿江堤岸、特色小品将是未来“水上门户”的亮点。记者在现场看到,沿江的化成路已整修一新,车行道与步行道有机分离,车行道两边是枝叶繁茂的梧桐,步行道上摆放着木椅。步行道东侧是未来的沿江堤岸景观区,紧靠2号码头。沿江堤向北是亲水平台,游人可在此感受江水的滋润和清新,而船舶在靠岸的瞬间也会“欣喜”于扑面而来的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