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宝山区领导下“一线”沟通“零距离”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67

  宝山区吴淞镇街道老人盼望有个大型活动中心,街道领导走街串巷选址,几番周折协调,300多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现已初具规模。区招商服务中心领导从基层获得“养分”,总结出“贴心服务法”等新招促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引进外资项目和资金同比增长86%和96%……广大群众高兴地说,领导干部下“一线”,问题解决快了,发展举措实了,群众得益多了。
  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突破口在哪里?今年初,宝山区领导出“良方”:“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政绩在一线创造。”区委区政府领导身先士卒,每人都落实了一线工作点,并把点上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内容,从而推动各级干部纷纷下基层。
  干部下“一线”,变“坐堂听诊”为上门为民解难题。吴淞三村门前的垃圾清理问题,因各方扯皮,数年没有解决,群众呼声不断。最近,街道领导到“一线”察看现场、听意见、找症结,积极协调,解决了问题。今年2月,外环线泰和路段在调整排水系统时,不慎造成路旁某住宅小区大面积积水。区建委领导现场办公,不仅拿出临时解决方案,还找到了该小区易积水的原因:地势过低。便主动与其他部门协商,很快将这里的住户全部迁居。群众高兴地说:“干部离我们近了,办事实了。”
  从“一线”汲取“营养”,领导干部抓发展的点子、举措更多了。招商引资滞后,已困扰宝山区多年。区外经委领导下基层集思广益,积极在软件建设上创新,先后推出了“告知承诺”、“全程跟踪”等服务法,大受客商欢迎。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增外资项目52个,投资总额1.07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宝山区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区劳动部门和各镇、街道领导在“一线”找对策,推出“就业援助行动”新举措,积极发展起一批自主型、公益性的劳动组织,今年已帮助1万多人获得新岗位,就业人数居全市第一。
  干部下“一线”,促进了区域发展。长兴乡受地理、交通等限制,发展一直不快。乡领导深入到各村帮助群众破畏难情绪,寻找发展优势,抓住振华港机落户当地的机遇,拓展延伸产业,取得良好效果,今年以来各项经济指标的增幅遥遥领先全区。罗店镇今年计划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办17件实事。镇领导下基层抓落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到6月底已完成10件实事,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区领导告诉记者,领导干部下“一线”扎扎实实抓发展,成效喜人:今年各镇、街道均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这在宝山已“多年少见”。至7月份,全区完成增加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6%和36.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