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经济经受“入世”第一波考验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43

  上海经济经受住了“入世”后的第一波考验。在上半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的基础上,最新权威预期又令沪上经济界感到振奋:本市企业家对三季度宏观经济前景保持乐观,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将在二季度高位之上继续冲高。由于企业景气调查对宏观经济走势有较强的“预警”作用,人们有理由相信,上海经济全年经济可以实现两位数增长。
  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走势乍暖还寒。在充满变数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又面临加入WTO后带来的多重影响。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入世”后第一年的“半程跑”尤其令人关注。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表明,全市经济继续沿着“两位数”的轨道在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抗波动性。出色的成绩源于正确的发展定位、稳定的政策效应、灵活的市场策略,以及良好的心理准备。回顾上半年的精彩篇章,是对前阶段工作的总结,更是为下半年经济发展提供思路。
  启示之一:在三大产业中,二产、三产对上海GDP的贡献一直旗鼓相当。加入WTO之后,经济开放程度不断加深,金融、电信、服务业等受到很大压力,加上整个资本市场发展不景气,导致三产对GDP增长的贡献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二产的拉动作用显现出来,确保了上半年的两位数增长。这是上海坚持“三、二、一”产业方针的同时,坚持二、三产业对经济共同推动的结果。
  上海上半年加快区域优化,坚持把强化特大型产业的功能导向作为加快工业新高地建设的重要抓手,在东西南北布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致力于增强区县经济的发展后劲,逐步形成“一区一业,一业特强”;积极推动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着力发展一批对经济有强力支撑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两轮驱动”最终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2.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2%。工业是其中一大亮点,自第二季度后,每月增加值同比增幅均高于GDP同比增幅,在上半年第三产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
  启示之二:加入WTO之后,关税下降势必对制造业带来很大影响。但实践证明,面对“不可抗力”,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调整市场营销战略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将WTO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甚至可以拓展出一片新天地。
  受年初进口汽车关税大幅下降的预期影响,消费者纷纷持币待购。今年头两个月,沪产汽车销售形势不妙。面对困境,上海汽车制造企业及时调整战略,通过加速产品升级、扩展服务贸易、提高研发能力等举措,开足马力闯荡国际国内市场。主动应战的结果是一张漂亮的“中报”,今年上半年,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两大制造商共销售轿车16.8万辆,同比增长19.7%,其中上海大众继续保持国内轿车销售的龙头地位,而上海通用销售增幅列全国第一。
  启示之三:贸易壁垒是把双刃剑。加入WTO之后,企业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冷静面对,既要学会合理利用世贸规则抗争,也要学会合理利用规则出击。
  今年初,美国启动201条款以保护国内钢铁业,大幅提高主要进口钢铁品种的关税。受此影响,今年1至4月,我国出口钢材总量同比减少31%,而同期进口钢材同比增加28%。面对这道高高竖起的贸易壁垒,上海宝钢一方面按照世贸组织规则,与其他几大钢铁企业联名向外经贸部提出申请,请求采取临时性保障措施;另一方面依靠贴心服务和扩大产品种类争市场。双管齐下,使宝钢迅速摆脱了不利局面,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半程跑”中的启示还有很多。每一个启示背后都是成功的实践,最终换来的是上海经济的勃勃生机,与开放的世界经济脉搏不断贴近。上半年,上海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合同金额、实际到位金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3%、30.3%和1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