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6月份上海消费品市场生机勃勃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28

  6月份,本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62亿元,同比增长10.4%,高于去年同期增幅3.3个百分点;吃、穿、用商品全面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0.4%、9.9%、10.6%。1-6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5.87亿元,同比增长9.8%,比计划要求多完成了15.8亿元,实际增幅高于计划增幅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胜利实现上海商业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的目标。
  6月份,上海消费品市场的销售受到了三大因素的影响:一是下半月进入梅雨期,雨日较多,气候多变。二是正值“世界杯”足球比赛月,众多球迷守“机”观战。三是学生复习迎考。三个因素影响市民出行购物。
  上海商业的干部、职工不畏困难,抓紧时机调整商品结构,广泛开展营销活动,推动淡季销售增长。6月份市场的主要特点有:
  一、节庆营销,促进销售。“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后,本市食品商店、百货商店、快餐店、超市各大业态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营销活动,吸引学生和家长前来消费。新世界城“六一”节当天在广场舞台举办大型文艺演出,集聚了人气,带动了儿童用品销售。宝大祥青少年儿童购物中心在“六一”节前后推出品牌童装、童鞋、玩具、学生用品展销。第一医药商店及一医连锁店邀请医学专家举办少儿健康咨询、科普讲座,促进了销售增长。传统的“端午节”,也成为销售“亮点”。据杏花楼集团公司统计,5月15日至6月15日,共销出各式粽子76.5万只,销售额达178.8万元,其中6月15日“端午节”当天就销出粽子11万只,销售额为25.5万元,占全部销售额的14.3%。华联商厦6月7日起举办“华联席子节”,汇集14家厂商百余种优质商品,辅以各类配套服务,当月销售107万元,同比增长46.3%。
  二、体育经济活跃市场。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赛的举行,给淡季市场带来商机。豫园旅游商城开展“为中国队加油,为世界杯喝彩”主题营销活动,当月实现销售同比增长28%。各家电商场的彩电销售明显增长。6月份,上海国美电器公司、华联家电公司销售分别同比增长71.4%和21.3%;全市彩电零售量达到8.68万台,同比增长46.9%,其中25英寸以上彩电销出2.3万台,占总量的26.4%,同比增长27.2%。餐饮行业纷纷添置背投大屏幕彩电,并推出“看球评球”节目,吸引了市民消费。6月份,全市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2.49亿元,同比增长26.9%。有世界杯图案的T恤、球帽、纪念杯等商品也十分畅销。
  三、夏令商品生意畅旺。各大超市、大卖场准备了充足的饮料、啤酒、防暑降温食品、腌腊糟醉食品,努力做好集团购买的服务工作;各大商厦、专卖店引进名牌T恤、夏令女装、各式凉拖鞋和各类防晒护肤化妆品,通过举办太阳镜展示、伞具展示等,带动其他商品销售上升。6月份,本市主要连锁商业业态实现销售52.1亿元,占全市零售总额的32.4%,华联、联华、农工商超市公司当月销售同比分别增长62.2%、34.7%和33.1%。全市29家百货商厦当月实现零售额6.88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妇女用品商店、东方商厦、华联商厦分别实现销售同比增长17.9%、17.1%、12.4%;第一八佰伴和六百实业均实现同比增长9.9%,上海时装公司同比增长7.9%。盛夏时节来临,全市空调器、家用冰柜、电风扇销量迅速上升,同比分别增长46.3%、38.2%、12%。
  四、汽车销售行情看好。在经济型轿车销价下跌,国家调低关税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多方推动下,市民购车热情高涨,6月份本市私车牌照最低中标价达到1.96万元,上半年共投放私车牌照1.27万张,同比增长90%,均创下历史新高。6月份,全市销出轿车3357辆,同比增长1.75倍。
  五、主副食品价格略涨。6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9%,主要是食品类商品价格受到梅雨来临、绿叶菜减产、海水鱼进入禁捕期、上市量减少等影响,当月鲜菜、蛋类、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2%、8.2%、3.8%、3.4%,其中绿叶菜下旬价格普遍上涨15%-30%。但市场销售仍显正常,全市列名的13种吃的商品销售全数上升,其中,净菜、鲜蛋、羊肉、食油销量分别上升37.8%、8.5%、8.1%和4.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