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私营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上海的私营经济正进入可持续发展进程。自1988年上海私营企业开始实施工商登记以来,2002年私营企业数量首次在全市各类企业总量中超过半数,达到53%。这是记者近日从市工商局获得的信息。
据市工商局相关人士介绍:从截止2002年6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的私营经济发展目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涉足行业广:目前,全市共有私营企业205142户,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565户,占总户数的0.3%,同比增长42.7%;从事第二产业的58333户,占总户数的28.4%,同比增长22.9%;从事第三产业的为146244户,占总户数的71.3%,同比增长26.1%。1997年前,上海市没有一户私营企业从事第一产业,从事第二产业的绝大多数企业也都规模小、设备陈旧,从事第三产业的则基本上是商贸型企业。如今,上海私营企业涉足的行业,除金融、采掘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的军火等行业以外,其它行业一应俱全,如IT、生化、中介、咨询等。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高科技企业中,私营企业占了近一半比例。
――科技含量高:目前,私营企业中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207.5亿元,户均注册资本122.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8.1%和17.3%。在本市私营企业中,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企业3116户,同比增长81.4%,其中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134户,同比增长103%。私营企业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科技含量也明显提高。至今本市从事科技开发研究的私营企业为14507户,同比增长45.3%;从事信息咨询、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私营企业为12479户,同比增长46.6%,还有197户私营企业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吸纳就业多:私营企业已成为上海富余劳动力的“接盘手”。本市国有企业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过程中,逐步从传统竞争性行业中退出,从而产生了大批富余劳动力,私营个体经济成为了“接盘手”,不仅迅速进入了传统竞争性行业,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收了大量的闲散人员和下岗工人,目前,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35.9万人,成为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再就业的主渠道。
―――上缴税收多:2002年上半年,本市私营企业实现产值和营业额1570.6亿元,同比增长49%;上缴税收73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10.47%,同比增长56%。在近期公布的全国私营企业2000年度纳税百强排行榜中,上海私营企业有21户,占全国纳税百强企业的五分之一。私营个体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支撑点和上海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今后,本市私营经济将很可能朝着以下方向发展:
――由于私营企业灵活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更符合高新技术等新兴行业发展的要求,在行业分布上,从事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私营企业发展将更为迅速
――随着具有上海特点为的经济小区的进一步规范,本市经济小区逐步走向园区化、规范化,私营企业在产业布局上将进一步同上海的城乡产业布局相吻合。今年上半年,在本市市郊新设立从事种植、渔业养殖等私营企业104户,同比增长51%。
――上海投资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将使外省市企业和人员来沪投资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本市私营企业的总户数中,外省市来沪投资的已占到28.7%。同时,留学生回沪创办私营企业的数量也将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