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市教育考试院院长答记者问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56

  在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前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李瑞阳就今年普通高校招生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李院长,请您谈谈今年本市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现状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招毕委、市教委的直接领导下,经过社会各界、广大命题、阅卷老师和全市招考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今年的秋季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已顺利地完成了命题、考试、阅卷和登分统计的各项工作。从明天起,我们将通过EMS(邮政特快专递)向考生陆续发放盖有"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成绩专用章"的高考成绩单。根据本市今年集中录取阶段的招生计划,7月23日,由周慕尧副市长主持的市招毕委主任会议讨论和审定了今年的《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并决定向社会公布。大家知道,普通高校招生是按文理分类的,在上海参加高考的考生还有上海卷与全国卷之分。因此,实际公布的有12个数据。集中录取阶段工作将从7月31日起全面展开。
  ○在集中录取阶段操作时,将由几条分数线来控制录取
  ●按照历年的工作规定,在普通高校招生集中录取阶段我们是按录取批次来进行划线。即:第一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和第三批高职(高专)录取控制参考线。需说明的是:这次划定的两批本科院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两批自主招生院校来说,也分别是它们的最低录取资格线。而对于第三批高职(高专)录取控制参考线,由于各校生源情况多寡不一,有些考生还可能会放弃志愿等情况,在第二批本科录取结束后会有些微调,这主要是出于保护广大考生的利益,不浪费招生计划。
  ○这三条线具体是怎样划定的
  ●有了全市考生的考试成绩频数表后,根据考分排序划定。目前公布的第三批高职(高专)录取控制参考线原则上按集中录取阶段全部招生计划数的1:1比例来划定;两批本科院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分别按各自招生计划数的1:1.1和1:1.05左右的比例来划定。
  ○本科分数线是怎样划定的,上线考生是否都能录取
  ●如上所说,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分别按各批本科招生计划1:1.1和1:1.05左右的比例来划定。这是考虑应给院校在自主招生录取时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但是又不能划得太宽。我们知道,分数线的划定是根据招生计划数和考生高考成绩排序确定的。可是,上线考生的志愿分布与招生高校专业计划数一般是不会平衡的,如果没有一定量的选择余地,势必形成有的学校"吃不了",有的学校"吃不饱"。这对学校和考生都不利。反之,如果划得太宽,则会增加上线考生落入下一批次录取的人数。显而易见,由于不是按1:1的比例划线,总会有一定数量的考生会落入下一批次录取。对此,考生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
  ○今年在使用录取控制分数线时,与往年有什么不同
  ●有两点不同。第一,根据市招华委和市教委决定,2002年"综合能力测试"不再以等第报告,而是以实际考分的20%记入总分(满分150分,20%为30分)取消综合能力测试的"D"等淘汰制,对考生全面发展将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也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第二,今年本科院校是以"3+1+综合成绩的20%"(满分为630分)计算总分并排序向学校投档;第三批高职与高专院校以"3+综合成绩的20%"(满分为480分)计算总分并排序向学校投档。在投档名单内,由学校按事先向社会公布的方案自主择优录取。
  ○关于相关学科的调整分是怎么回事,调整的方案是怎么确定的
  ●这一处理方式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那时起上海试点高考独立命题,并采用"3+1"六个科目组的高考方案,而其中"1"是指考生在理、化、生、政、史、地六门课中可选者一门。为解决考生兼报兼收的问题,并使"3+1"总分的内涵有可比性,于是实行了相关学科的调整分工作,调整的方法经过专家的论证。这套规则伴随着"3+1"方案延续至今已十几年,每年以规则为基础,结合数理统计理论和教育测量理论及社会实际情况,最后由市招毕委权威地确定具体调整方案。一旦确定,严格遵守,谁也无权改变,今年的调整方案同样是经慎重研究、反复论证的产物。
  ○今年全国卷考生的分数钱是如何划定的
  ●多年来,我们对全国卷考生的分数线划定遵循的是同一原则,即保证全国卷考生与上海卷考生在各批有相同的录取率。然后,由全国卷的录取率计算录取人数,再根据录取人数,对照全国卷考生的考试成绩频数表,就可确定全国卷各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在录取过程中怎样把全国卷成绩换算成上海卷成绩
  ●为了便于录取,对于线上的全国卷考生和上海卷考生必须排一个相对位置,为此需将全国卷考生的考分换算成相应的上海卷的考分。这是一个数学插值问题,在平面坐标上可用四段折线来表示。具体换算表在公布分数线后即可让考生和社会知晓。
  ○第三批录取控制参考线上的考生是否都能被录取
  ●如前所述,第三批录取控制参考线是按1:1的比例划定的,理论上每个线上考生都有自己的录取位置。但有的考生由于志愿填报不当,又不愿调剂,要求过高,这样就可能失去录取机会。这种现象在历年普通高校招生中时有发生。当然,今年对第三批录取后期的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将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权,这种情况会有好转。但是,我们仍然要提醒考生,在录取过程中,如果还有计划余额调剂,征求你的志愿时,你要抓债主机会,增加自己录取可能。轻易放弃可以入学的机会,是十分可惜的。
  ○关于第三批录取后期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招生自主权的问题
  ●2002年本市将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具体办法是:在第三批一、二、三、四志愿正常投档录取完成后,招生计划尚有余额的高职与高专院校的专业将试行"放开"。"放开"的内涵是:1、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需要,自主确定语、数、外和综合四门总分的最低报名资格线;2、各校根据各个专业的要求自主确定各个专业录取时对有关单科科目的成绩要求,及其它综合评价指标;3、各校独立接受考生报名;4、各校按事先向社会公布的方案自主规范录取;并对考生的疑惑作出负责的解答。对考生讲,即增加其选择权,允许考生可同时报若干所符合报名资格要求的高职与高专院校(专业),一旦考生被多所院校录取,在规定的期限内考生可选择一所学校报到。报到时需持该校的预录取通知书和本人高考成绩单原件。
  ○这几年本市普通高校招生中没有特批一个在线下的考生进大学,社会反映良好,今年是否还是这样做
  ●"公平公正,规范有序"是我们的工作宗旨。上海市坚持执行原国家教委办公厅(1995)6号文件精神,没有在各批控制分数线下特批一个考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受到了考生、家长的欢迎。这是使老百姓放心的实事,今年当然要继续做。原国家教委教监厅[1996]2号文件重申:"从未授权任何地方、任何高校或中专的任何一级负责同志在招生中特批录取没有达到录取标准的考生。"在今年市招毕委的主任扩大会议上又强调了这一要求。此外,市高校招生监察办公室每年在招生录取阶段都将进驻录取现场,对招生录取进行全过程监督。因此,对这个问题,考生和家长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