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工业进入强势增长轨道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522

  大项目、大基地、大产业,上海工业以此为战略,成功度过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第一波冲击: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090.49亿元,同比增长11.3%,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27.82亿元,同比增长5.2%。记者19日从市经委获悉,上海工业今年上半年实现的利润占全国工业利润总额的九分之一。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无论是轻、重工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今年1、2月份,受汽车和钢铁行业入世后的效益下滑的影响,上海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4.7%,态势十分严峻。按照黄菊同志提出的“抓好大项目、大基地、大产业”的要求,上海工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狠抓大项目、大基地建设和国内外市场的营销,使工业经济效益由降转升,进入强势增长轨道:
  首先,工业技改投资和重点项目进展良好。上半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0.8亿元,同比增长25.6%。一批工业标志性大项目胜利开局: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宏力集成电路、石化70万吨乙烯、宝钢一钢不锈钢项目、宝钢梅山热轧薄板、大众紧凑型轿车、松下等离子等七个项目的投资完成额占上半年骨干项目完成总额的86.5%。25项重大骨干项目中有7项今年新开工建设,其中上海赛科90万吨乙烯工程、海立L系列扩产100万台项目、上海汽车质检中心等4个项目已在上半年开工。
  国债技改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批准开工并下达国债专项投资计划有45项,固定资产总投资280.3亿元。
  这45个国债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新增利润43.5亿元、税收16.2亿元。至今,已累计有18个国债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上海市经委新闻发言人孙环葆透露说,今年下半年还有13个项目将建成投产。明年将有江南造船集团等10个项目建成投产;2004年将有宝钢集团一钢公司、宝钢股份汽车板和上海天原集团氯碱化工总厂等3个大项目建成投产。
  其次,工业四大产业基地建设继续推进。微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投资建设:上海中芯一厂第一条生产线已投产,中芯二厂将于9月装机试产。以上海国际汽车城为标志性抓手的汽车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力打造低中高档级轿车,同时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生产体系。上海化工区已有9个主体项目和4个公用工程项目落户漕泾,总投资达71.4亿美元。巴斯夫、中石化、华谊集团投资的上海联合异氰酸酯项目,总投资11.2亿美元,近期已获批准,计划明年开工建设,2005年建成。精品钢材基地的一批大项目都在加快建设进度,即将完成。
  再次,工业技术创新工作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技术创新专项取得进展。作为国家“863”计划重中之重的燃料电池轿车专项,已组建了“上海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燃料电池轿车台架车装配已于5月底按节点完成;光刻机项目日前已正式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项目可行性评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煤液化制油、支线飞机等一批专项也分别取得了进展。市经委还抓了显示发展后劲、具有当代前沿技术水平的EVD、新一代网络技术、纳米产业化基地等十大高新技术重点项目。
  最后,工业利用外资实现新的突破。上半年,全市共批准工业外资项目640项,吸引合同外资33亿美元。广电集团积极利用合资,与日本NEC公司草签了合资开发第五代液晶显示片(TFT技术)的合约,同时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积极谈判在上海建设西门子全球生产中心的事宜。
  在与国际强手面对面的“交锋”中,上海工业主要工业产品增长加快。电子信息产品中的手机同比增长40.2%、打印机增长64.7%、半导体集成电路增长45.8%、微波炉增长36.4%、彩色显像管增长29.9%、传真机增长55.9%、电饭锅增长1.8倍、洗衣机增长20.2%,机电产品中的发电设备增长3倍、轿车增长19.6%、大中型拖拉机增长39.8%、金属切削机增长19.4%、内燃机增长1.9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