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外资企业、地方综合外贸企业迅速崛起,区县出口比重持续上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大幅攀升,显示出申城外贸出口的结构调整已初显成效。据市外经贸委前天披露:今年上半年,本市外贸出口145.09亿美元,同比增长5.6%,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并超过了预期增长目标。
90年代以来,上海开始实施“大外贸”战略,打破垄断,逐步降低外贸“门槛”,鼓励国内外各类企业来上海从事外贸经营活动,申城外贸出口队伍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年以来,上海外贸出口队伍的结构性调整带来的效果已十分明显。今年1~6月,本市外资企业出口87.55亿美元,同比增长9.7%,占全市外贸出口的比重已升至60.34%,为上海外贸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地方综合外贸企业的异军突起,是申城外贸出口队伍结构变化的一个新亮点。今年上半年,地方综合企业出口同比猛增36.61%,达到19.16亿美元,首次超过专业外贸公司,成为申城第二大外贸出口主力军。上半年私营企业出口虽仅5059万美元,但其增速高达2.44倍,发展潜力难以估量。
从今年起,市政府决定改变以往外贸出口仅由市外经贸委考核管理的单一结构,外贸出口成为考核各区县经济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是上海努力构造市、区县两级支持外贸出口促进体系的一大举措。外贸出口管理结构的调整迅速见效:今年1~6月,区县出口达到63.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11%,高出全市外贸出口增幅14.5个百分点;区县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升至43.8%,比去年同期上升5.3个百分点。预计到年底,区县外贸出口有望达到全市的一半。近年来,申城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推动着上海外贸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其突出表现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迅猛增长。1~6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1.62亿美元,同比猛增23.9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达到21.8%,而去年同期仅18.56%。今年上半年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中,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10.51亿美元,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件4.27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76.58%和4.04倍。同时,纺织原料及制品出口增速继续走低,1~6月出口同比增长0.44%,占全市外贸出口的比重降至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