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垃圾事业”由政府独包独揽的局面终于得到改变――7日,上海首座由企业投资建设并获得18年运营权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在崇明岛正式投入运行,这标志着上海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在投融资体系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长期以来,上海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几乎全部由政府包下来,资金的短缺成了制约环卫事业发展的“瓶颈”,造成上海市生活垃圾处置能力严重不足。目前上海每天产生的1.3万吨生活垃圾中,有相当一部分还得不到有效处置。根据规划,“十五”期间上海将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厂、填埋场、综合处理场等一大批环卫基础设施,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必须引进社会资金,借民力兴环卫。
为这座垃圾中转站投入1200万元资金的上海振环实业总公司算得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他们还参与了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分拣中心等大型环卫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意欲在上海的“垃圾市场”上大显身手。由于引进了荷兰的先进工艺,这座日处理能力160吨的垃圾中转站将基本解决崇明城区的生活垃圾出路问题,并推动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