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据上海教育行政部门透露,本市3岁至未满6岁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7.5%,6至11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8.5%以上。即使是盲、聋、弱智儿童少年,也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卢湾区还对10余个不能到校的患有脑瘫等残疾的儿童送教上门,实施“零拒绝”,维护了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一般教育普及之后,优质教育就成为群众追求的目标。每到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招生拉开帷幕,许多家长就忙于到处打听,千方百计想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市民的这种愿望,与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十五”期间上海教育发展的思路和规划不谋而合。均衡化发展是城市教育水准的标志之一,上海明确提出要加快基础教育现代化、均衡化的步伐,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让每个适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启动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为实现上海基础教育均衡化夯实地基。1999年上海提出经过3至5年努力,实现全市所有初中、小学校舍与装备标准化配置,整体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合格水准,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列入计划进行改造建设的学校总计1487所,其中撤点学校744所,通过基建改造实现达标336所,通过非基建改造达标407所。如今已涌现了一批设计功能合理、质量上乘、校园环境优美的学校,如市六中学、七色花小学、一师附孝市西初级中学和崇明县建设小学等。“达标工程”将提前于今年秋季开学之前完成。
以提升初中教育水平为重点,为实现上海基础教育均衡化快马加鞭。近年来,各区县教育部门把加强初中建设放到重中之重的地位,通过初中结构调整和名校教育资源辐射,整体提高办学质量,初中面貌得到了一定的改观,涌现了一批办学有成效、有特色,社会认可、声誉度较高的初中。为全面推进初中建设,市教委决定从2002年起实施“加强初中建设工程”,争取通过2至3年时间,使全市500余所初中全面进步,其中三分之一相对薄弱的初中在办学水平上有较大的提高。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实现上海基础教育均衡化提供不竭动力。目前全市共有279所小学自起始年级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占全市小学总数的32.7%。“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普通高中”评审稳步推进,本市共有49所学校参与申报。规划评审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增强了学校示范辐射作用,上海中学、复旦附中、晋元中学、向明中学、控江中学等校的办学特色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