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首座“绿色垃圾屋”运行 年内将推出50座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603

  生活垃圾可以实现零剩余吗?答案已经见分晓―――1日,“上海新天地”里出现了申城第一座三合一小型垃圾收集处理压缩站,生活垃圾可在这个“绿色垃圾屋”里实现零剩余。有关部门透露,年内全市有望推出50座类似的“绿色垃圾屋”。
  乍一看真不敢相信,这个三合一垃圾收集处理压缩站,外观是一幢新颖小巧的欧式小屋。这座小屋投资56万元,拥有极强的“消化功能”,每天可处理20至30吨垃圾。“三合一”是指融分拣、压缩、生化处理于一体。垃圾进入小屋后,首先进行分拣,分拣出的有机垃圾送入全封闭固定式垃圾压缩机,再施以生化作用,一部分变成二氧化碳、水、氮气,一部分成为有机肥料。在全封闭环境中,垃圾处理完全“绿色作业”―――无污染、无异味、无渗水。
  专家表示,“绿色垃圾屋”的诞生将坚定人们冲破“垃圾围城”的信心。目前,我国“垃圾围城”问题比较突出。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累计堆存量已达60亿吨,年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近2亿吨,其中上海每天生产的泔脚垃圾就超过1300吨。据不完全测算,我国每年因可再生资源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0到300亿元。
  “绿色垃圾屋”对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带来的是可观的经济效益,它不仅可以免去运输费用,而且能环环生“宝”。例如,回收废玻璃再生产玻璃可节能10%至30%,节水50%;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出好钢0.9吨,节约铁矿3吨;有机垃圾生化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市场价每吨已近600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