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农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630

  2001年,上海农业对外合作交流更趋活跃。去年市农委共接待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团组55批,计335人次。其中包括捷克、缅甸和日本三国农业部长及其随行的企业界人士。郊区各区县、局院的农业对外交流活动也十分活跃。总的特点是:交流范围更广泛,交流内容更务实,有力地促进了郊区农业的对外开放。
  一是在人才培养。市农委与丹麦农学院进行合作交流,已选送两批共20名研修生赴丹麦进行为期19个月的学习和实习。这是与国外著名农业院校合作培训现代化农业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是在政府管理。随着WTO的加入,原有一部分政府管理办法要废止,有些领域则要建立健全起来。我们通过对外交流认真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如去年4月农委与荷兰驻华大使馆联合举办“中荷植物新品种保护研讨会”,70多位中外专家到会研讨,反响良好。
  三是在技术交流。郊区以种子种苗、生态环境、生物技术、农业装备和精深加工等方面为重点,开展了务实求新的各类对外交流活动。中荷园艺培训示范中心顺利实现了第二期合作;亚太地区学生奶会议成功举办;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农学院进行畜禽产品检测技术的合作;以及举办各种技术讲座等。
  四是沪台农业经贸交流日益活跃。去年郊区有30多位农业负责干部和专家赴台考察;包括台糖、华懋等一批著名公司董事长在内的台湾农业界人士也来沪参访,达成了一批农业合作意向。如南汇、松江的现代农业园区和上海鲜花港项目都有台商加盟。
  五是郊区境外劳务输出也有新的进展。截止2001年年底,郊区在外劳务人员10500人,其中崇明县在外人数超过4000人。外派劳务人员主要在日本从业,主要工种为缝纫、建筑、电子、渔业等。境外劳务人作为农民非农产业就业的一种形式,起到了减轻当地就业压力,提高农民收入,锻炼技能,开拓视野的重要作用。
  六是农业境外投资开始起步。去年在农业“走出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市领导和市外经贸委、市农委的支持下,浦东由由集团投资古巴的园艺项目,于去年5月正式建成投产,各类蔬菜产品供不应求,受到古巴卡斯特罗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称赞。农工商超市公司也在美国洛杉矶设立了分公司。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