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今年重点推行“职业见习计划”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708

   
日前,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一组数据,从1998~2000年,本市25周岁以下失业人员增加了2.48万,在所有失业人员中所占的比例上升3.5个百分点;到2001年,青年失业人员已占到全市登记失业人员总数的近50%。申城就业矛盾透出一个令人关注的信号:青年群体虽然平均学历水平远超“4050”人员,但职业素质尤其是专业技能、职业经历、敬业精神的缺乏,再加上新一轮劳动力调整中结构性矛盾突出,失业问题已初露端倪。
  
三校生进退维谷
  一项抽样调查表明,毕业于中专、职校、技校的“三校生”是青年失业的“重灾区”,约占失业青年总数的42.8%。多数三校生的反映是,在市场上找工作常常是“两头碰壁”:
  向上“走”,遭遇学历壁垒。多数三校生毕业后就业愿望比较强烈。但随着本市高等教育的普及,竞争更趋激烈。用人单位动不动就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要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已颇不容易。
  向下“走”,碰到劳动力成本屏障。市场调查表明,三校生虽然已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多数用人单位选择技术人员时更重视实践经验,他们认为与其消耗可观的培训费用和三五年时间培养一名没有阅历的学生,不如直接雇用一名拥有职业经历的下岗协保人员,以降低劳动力成本。
  
大学生技能欠缺
  尽管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只占失业青年人数的18.5%,但研究人员发现,与若干年前相比,青年失业的重心已出现由三校生向大专、本科毕业生悄悄转移的趋势,本科以上毕业生失业率也在走高。
  日前,本市劳动保障部门公布了首次高校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结果,参加考试的410名考生中仅80人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暴露出大学生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符的现实。
  有关专家认为,职业技能的欠缺是大学毕业生失业增多的主要原因。中国入世后,高学历、低技能的毕业生将不能适应新职业的要求。目前,教育调整明显滞后于劳动力市场职业趋势的变动,由此造成一些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突然发现所学不能用于实践,于是“毕业即失业”现象产生了。
  
就业援助在行动
  青年失业不仅会带来人力资源的折旧和浪费,而且将给社会稳定带来影响。国际劳工组织认为,一个国家无论处在什么发展阶段,青年失业一般都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青年失业被列入评估一个国家劳动力市场整体状况的十八个重要指标之一。
  上海劳动保障部门针对本市青年失业的现状,已制定了相应的就业援助政策。今年重点推行的“职业见习计划”旨在弥补失业青年“阅历”上的缺陷,另一项以提升大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的高校职业资格考试今年将从单一工科拓展到其它学科,考试将改革为“签证式”,在规定证书的时效性的同时,每年都根据技能发展速度更新题库,以此引入终身教育观念,确保持证人的质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