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上海市政协委员谈政府职能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是中国入世后的热门话题,也是市政协会议上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大家建议,政府转变职能,要尽快把对经济活动的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强化政府的服务、监督、协调功能,使政府功能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应对WTO,政府是重点”,夏善晨委员的话充满了紧迫感:入世对政府提出的是一种体制性的挑战,用WTO的法律框架体系来约束成员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行政职能和行政程序,政府只能做法律授权的事,此外都不能做;而企业除了法律禁止的事,其他都能做。入世后,WTO规则涉及中国的300余项条款,针对企业的只有30多项,90%是针对政府的,所以,转变政府职能迫在眉睫。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政府要从原本不用管、不该管的竞争性领域,主动地大踏步退出来,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属于企业管理、市场可调节的,原先被行政审批“卡死”了的,全部要松绑;二是中介组织可以承担、完成得更好的服务职能,交由中介服务组织。陈坚委员感慨地说,目前,政府不得不直接管理经济,因为政府必须将很多精力花在国有企业发展上。政府要真正退出竞争性领域,必须制定政策,鼓励民营、外资进入,将国有企业尽快改制为多元经济组成的股份公司,由企业自主行使经济行为,为政府真正转变职能提供空间。
为了承接政府转变的职能,上海已加快了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施德容委员说,在入世的背景下,政府还要加强组织和引导,强化社区、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社会机构的社会功能。政府主管部门要主动与隶属的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脱钩,使社会中介机构能“挺直腰杆”,承担起原来由企业和政府承担的社会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解决政府功能的“越位”,要继续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本市已取消和中止执行的行政审批事项达521项,第二批取消和中止执行的行政审批事项也将公布。对此,政协委员们一致叫好。他们希望,政府部门在“自身革命”的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熟悉经济运作和国际惯例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清理工作,使执掌某些权力的部门能真正“轻装”,变审批为服务。
不“越位”,也千万不能“缺位”。章继浩委员言语殷殷:我们在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加快制定保护中国经济发展的安全政策。随着外资大量进入,垄断、价格不实、利润转移等现象都会出现,但我们目前还没有《反垄断法》和《反暴利法》;在引资上,我们往往强调“多子、多孙、多福”,却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另外,在清理行政规章时,防止把政府该管的事转移给中介机构和相关企业,影响透明和公正。
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从过去的管理型转为服务型,政府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让各类企业享受“国民待遇”。这一转型是否顺利,将取决于公务员群体的旧观念能否发生改变。港澳委员张宇认为,上海公务员队伍的总体素质是好的,但面对入世还须提高。陈坚委员建议,公务员还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技能;各级政府部门要利用国外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和人力、管理和研究资源,帮助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章继浩等委员提出,要严格防止“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当前,个别公务员身上存在着“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的现象,拖拉、推诿、官腔和刁难在一定程度上还时有发生,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给当事人出一些难题,藉此交换一些实惠。要对这种“权力寻租”现象严加惩处,确保公务员队伍的良好形象。
转变政府职能,时不我待,这是政协委员们的希望,也是时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