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新一轮城市建设拉开序幕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850

   
春风得意马蹄疾,上海新一轮城市建设已拉开了序幕。马年开局,首抓落实,千百万建设者正争分夺秒去夺取新世纪城市建设的又一轮丰收。下面是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惠民关于新一轮城市建设工作部署的摘编,人们从中可以看到上海更加美好的明天。
城市建设:体现“为民造福”   
今年城市建设将进一步适应城市国际化、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新要求,体现为民造福的宗旨,这不仅体现在建设结果上,更贯穿于建设全过程。
   
――确保动迁安置等政策的落实。完善政策机制,规范动迁行为,严格依法行政,确保社会稳定。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的内涵要由单纯的施工质量向功能、效益、环境等综合质量拓展,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严格管理,把好规划设计和每道工序的质量关,使建设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切实搞好交通组织和文明施工。以确保交通畅通为目标,不搞好交通组织不开工,主干道必须保证白天通行。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参建队伍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实行“集中、快速、文明”施工,确保全市的交通运行、管网畅通、环境整洁,争取市民的“知情、理解、支持、参与”。
   
――实行严格的投资控制。从机制抓起,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从源头抓起,把优化设计作为控制投资的首要环节;从全过程抓起,坚决防止各种形式的“跑、冒、滴、漏”。
现代物流:提高竞争能力   
提高上海港口岸集装箱吞吐量。通过规范服务和规范收费标准、提高海铁联运能力、改善陆上运输条件、优化船期和箱源配置等综合性措施,进一步改善口岸软硬环境,确保集装箱吞吐量达700万标准箱。同时,结合专业规划编制,研究提出增强上海港口岸竞争力综合规划。
   
继续增强铁路运输竞争力。以优化路网布局、扩大运输能力为重点,加快启动一批改造工程;调整营运服务结构,强化客货营销,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加快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配套衔接和资源整合,建立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继续完善市域客货运交通组织。加强出租联盟、陆运企业、汽修连锁的培育和建设,开拓发展现代物流、水路旅游、汽车租赁等新兴领域;把好市场准入、后续监管关,积极推进市域公交线网调整优化和交通枢纽配套建设;全面推行客运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测评,进一步改善装备技术,推进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
   
继续推进邮政交通业的完善与发展。强化营销服务,形成邮递类、电子邮政类和增值类业务组合,把资源优势转为经营优势;继续完善网络系统建设,建立不同层次、区域和时限物流递送网,快速有效的信息交换网和安全可靠的金融结付网;加快传统业务改造,建设邮政综合网和GPS系统,电子化支局基本覆盖全市;研究制定邮政专营法规,规范与快递市场秩序。同时,要加快长江航运和航空运输的资源整合,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房地产业:转向市场效应   
要通过合理调控、有力监管、积极引导,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在一个相对较长周期内持续发展、高位运行。一是加强市场调控与管理。保持供需关系基本平衡、供略大于求格局,投资规模600亿元,新建商品房1600万平方米,力争商品房销售量、存量房交易量、房屋市场化租赁面积有新增长,房地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去年6.2%基础上再提高。要调控好土地供应总量、盘活土地存量,建立价格预测机制,完善鼓励个人住房消费政策,同时加强管理、规范市场、优化服务,进一步方便社会市民。二是推进机制建设。加快土地供应机制转换,完善使用权转让程序办法,加速交易行为规范化;提出内外销商办楼并轨思路措施;研究解决房屋拆迁市场化补偿政策实施中的新问题;稳步推进建立住房货币化分配机制;继续完善保障型住房供应体系。三是推进住宅建设持续发展。建成技术集成综合试点小区20个,新建居住小区实现“无渗漏”,继续搞好菜单式全装修试点,创建示范居住区和“四高”优秀小区超过全年竣工住宅的40%。同时,优化住宅环境质量、延续历史文脉、展现特色风貌,新建小区全部实现架空线入地和空调外机统一设置,启动安亭等试点城镇特色风貌居住区建设。
长效管理:放大“APEC效应”   
把“以APEC为契机”转变为“以APEC为新起点”,放大APEC工作中形成的环境效应、机制效应和队伍素质效应,在长效管理上下功夫、求实效。
   
把APEC环境整治中形成的市区联手、委局协同的组织机构,规范先行、严格考核的推进机制,加大投入、市场运作的资金保障机制,融入日常城市管理。以APEC期间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管理水平为标准,对于社会市民反映集中的容易“反弹”、“回潮”的难点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巩固成果、长效管理的对策措施。APEC环境整治成果将由景观地区向社区里弄延伸,由中心城向城郊结合部延伸,实施1000幢“平改坡”、市区14个积水点改造、3000个自来水表总表分装、“2万户”历史风貌保护性改造、绿化管养上水平、市郊结合部环境整治等,让市民得到更多实惠。发扬APEC工作精神,加强队伍素质建设,把长效管理要求落实在各个基层单位和服务窗口。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建立新闻曝光反馈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管理和行业服务行为,引导社会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
技术创新: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地图和数字化遥感图的规格品种,做到市域全覆盖和比例尺寸比较齐全;续建、整合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9个行业应用系统,提高共享能力;加快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建设,建设高架和地面主干道路监控、交通引导、不停车收费、泊车和交通信息发布系统,扩大交通一卡通服务范围并提高服务水平;以第三轮航空遥感信息资源分析利用为抓手,实施旧区改造等遥感应用示范工程并扩大应用领域;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政务公开、市民参与、社会监督、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新技术开发应用。轨道交通建设要重点开发双圆盾构、地铁车站开挖等新技术,采用信息化监测和新型支撑防护技术,进一步完善地铁施工的抗风险技术体系。高速公路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新型结构、面层材料开发应用,优化施工工艺,确保高速公路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要把生化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固体废物处置、水环境保护,继续推进城市绿化生态多样性,加强城市减灾防灾新技术开发研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