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技术产权交易突破千亿元大关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919

    1月11日,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新年后第6个交易日。
   
“2933万元。”当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电脑中输入这张大买单,将“数字反射式高清晰度电视机专有技术”揽入囊中的一瞬间,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成交量犹如长锷刺青天,冲破了1000亿元大关!
   
这一天,距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成立仅2年零11天。
2年1000亿元。组成这巨大资金量的是2500多宗交易合同。解读那一份份合同,枯燥的数字渐渐化作一股股澎湃汹涌的资本流,湍急地向“创新大海”奔涌。
   
“无板市场”激活创新主体
   
“开开牌”衬衫、羊毛衫名气响亮,但企业新辟的产业却与之“远开八只脚”。去年,开开集团先是以345万元收购了其胜生物公司,随后又出资5400多万元,入驻雷允上药业,成功地从利润日益趋薄的服装业转型为高新技术企业。
   
一掷千金购买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购买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打造技术产权交易所55%交易量的这批大买家,就是80多家像开开集团这样的上市公司。从去年5月起,它们纷纷调转枪口,从主板市场转到了“无板市场”―――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叱咤风云,独领风骚。
   
“这是为股市加强监管逼出来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市公司老总实话实说,以前尽管公司业绩下滑,但并不热心投资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炒股、委托理财是更快捷的赚钱路径。但管理层着手整顿规范股市后,控股集团不能再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简单的委托理财之路也随之被堵,上市公司只能靠投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领域求生存、求壮大,这不仅有利于股市健康发展,更促使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主体。
   
本是无奈事,结果却喜人。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在全国各地建立了31个交易信息部,汇聚了数千项科技成果。沈阳合金公司的老总道:“以前找高新技术投资项目是一对一通道;进了交易所,变成了一对数十、数百条通道。”“出生”于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仗着财大气粗,七成以上的投资靶标都聚焦于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生态农业等,或把高新技术嫁接到传统产业,或迅速改变提升产业结构。胶带股份与三九集团联姻后,获得了双赢的结局: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获得资本、产业和市场体系,传统产业经高新技术全新“整容”后,青春焕发。目前,胶带股份内部资产及投资领域全面更新,已从化工行业进入医药生产经营业,并从一个地域性公司,变为一个在各地均拥有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的全国性企业。
   
民间资本唱响风险投资“主旋律”
   
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的交易月度表显示,2000年,涉外交易仅0.34亿元,但去年10月后,“洋资本”长驱直入,涉外交易量飙升至26亿元。
   
“上海高新技术成果就像闪亮的金子,我们就是来做掘金人的。”美国太平洋投资公司一踏进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就直言不讳地讲明来意。寻寻觅觅后,对上海航天计算机系统公司研发的医药网络情有独钟,爽快地“买单”3800万元,受让45%的股权。据悉,六成以上的“洋资本”投入网络、计算机、生物医药和环保等高成长性行业。
   
与“洋资本”同台争当风险投资主角的是民间资本,它们从北京、浙江、安徽、辽宁等各地竞相“东南飞”。据统计,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206家会员单位中,半数以上是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公司,可控制调度的资金高达2000亿元。民间风险投资机构捕捉高成长性、高回报的科技成果眼光准、手法“狠”。上海飞天空间遥感技术有限公司从事遥感数据测试和分析,有盈利潜力,但大股东提供发展资金力有不及,上海国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果断收购飞天50%股权,并注入资金1562万元,让公司更上一层楼。
   
不少风险投资公司还运用“蚂蚁啃大象”的战术,合力转化,分担风险。去年,民间风险投资总额逾27亿元,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支持体系已从政府投资为主体转变为社会资金为主体。“越来越多的民间风险资本之所以热衷转化科技成果,在于退出和套现渠道的不断拓宽。”技术产权交易所总裁蔡敏勇分析道,“整顿规范股市,有利于创业板的适时出台;而上市公司和大集团加入技术产权交易所,又使风险投资的套现和退出有了更多的接盘者。”
   
资本营养素让科企“优生优育”
   
上海美优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甘草合剂是治疗咳嗽的良药,市场销量很好。去年11月,东海股份出资2593万元,通过收购美优23.1%股权,使公司增添了新经济增长点。“以技术为先导,进行资产重组,是审时度势应对入世的选择。”东海老总说。入世大门开启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合而为一,激烈的竞争逼迫科技企业以项目为纽带,吸引强有力的战略合作伙伴,把小舢板打造成航空母舰。
   
上海房产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将传统的房产业务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行业前景广阔,但公司注册资本仅100万元,继续发展就缺口气。于是,公司到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70%的股权,而金丰投资一见钟情,携资1050万元与之战略结盟,房产网络一跃为行业领头羊。格外引人注目的是,科企资产重组现已跳出地域限制,实现了跨省市跨行业的操盘。据悉,去年异地并购量达150亿元。资产重组,不仅为科企引进了新技术、新市场、新人才、新理念,还带动促进了科技企业的体制创新。
   
上海伟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老总介绍说,“资产重组前,我们公司注册3800万元,大股东所占的股权达到85.13%。我们越来越感到,一股独大其实不利于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妨碍企业发展。”最后,伟康老总自愿“放权”,到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挂牌出让55.33%股权。9个新股东合资7672万元入主伟康,使公司优化了股权,理顺了法人治理结构。“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后,企业获得了加速跑,我们的产品越来越火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