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上海正加快步伐迈向21世纪的国际航运中心,历经6年的建设,上海逐步凸现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口岸环境得到改善,航运生产要素向上海聚集,航运市场走向规范有序,航运信息的集散中心和航运政策研究中心逐步形成。
目前,这里的日流量达2000人次以上,承担的上海口岸出口业务总量达80%,以及进口业务、报检业务的40%。上海已经成为全国通关效率最高、服务最规范、货主和航商最满意的口岸。
―――航运生产要素加快向上海集中。世界前二十位的大集装箱班轮公司全部入驻上海,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境外航运公司我国设立的22家分支机构中,在上海设立有16家。美国总统轮船公司的东北亚行政管理中心和结算中心都已经迁至上海。我国最大的三家国际海运企业,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外运集装箱有限公司都已相继移师上海。
――航运市场逐步走向规范有序。上海航运交易所成立后,通过沟通了航商与货主的联系,成为交易当事人的桥梁。经交通部授权,航交所在上海、江苏和浙江口岸率先实行运价报备制度,增加了交易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使上海成为我国航运市场交易成本最低的口岸城市。
――国际航运信息集散中心初步形成。上海航交所主办的《航运交易公报》,成为交通部和上海航运界对外发布信息的主要载体。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是全球唯一的集装箱运价指数,与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和巴尔的摩油轮运价指数一起,被视为世界三大航运运价指数。从此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成为反映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的“晴雨表”,这个指数被联合国贸发会作为海运年报的权威数据发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航运市场的重要指标。中国沿海运价指数也于上月在上海首发。
―――港口建设进一步加快。目前上海港的集装箱泊位总数达18个,年吞吐能力达400万箱。预计今年全年可完成630万箱,年吞吐量可达2.2亿吨。跨世纪工程长江口深水航整治工程正在实施中。一期工程于1998年1月正式开工,设计水深8.5米的深水航道已全面贯通;长江口二期工程也将在近期动工,预计到2004年水深将达到10米以上。集装箱深水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问题,经专家对多种方案的认证、比选,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港选址工作已基本完成,建设深水港的前期及各项准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