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从上海工博会看中国经济的吸引力

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984


   
6天展期,观众达50.5万人次,其中境外观众1.2万人次,成交312.6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召开的第三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人气”鼎盛,成交活跃,让人看到了中国经济蓬勃的活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第三届上海工博会今天在此间降下帷幕。统计显示,观众和成交分别比上届增长26.3%和42%;5万平方米展馆云集了海内外1192家企业和院校,分别比去年增加133%和57%。
  “世界经济形势低迷,美国‘9・11’恐怖事件和阿富汗战事加重了人们对经济的悲观预计,但上海工博会没有受这一困难形势影响,不能不说明中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强的吸引力。”工博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外经贸委副主任汤庆福说。
  据统计,此次工博会参展企业来自中、美、加、德、英、瑞士、日本、印度、以色列、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境外企业展位341个,比上届猛增5倍。泰国、菲律宾、日本、越南、俄罗斯、澳大利亚、丹麦等国政府和协会还组织了参观考察团,并纷纷表示明年要正式参展。专程前来参加工博会论坛的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贝殷思(Ernst
H.Behrens)先生说:“过去10年,中国已成为西门子亚太业务的主要支柱。相信中国入世后,会有更多外国公司更为努力地开拓中国市场。”
  汤庆福认为,外商高度关注工博会,可看出其三层含义:一是通过工博会这扇窗,了解中国入世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二是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大会主题,捕捉科技经济的结合点和更多商机;三是随着工博会影响扩大,更多外商希望借助这一舞台展示自己,参与中国市场竞争。
  不仅外商兴趣浓厚,来自上海以外省区市的企业也纷纷在本届工博会上“抢占地盘”。据统计,942个外地企业展位,比上届增长近8倍;参展省区市从去年的8个增加到今年的29个。上海工博会打“中华牌”,不仅为许多内陆企业提供了到国际市场前沿一试身手的机会,而且使工博会内容更加丰厚,涵盖范围更为宽广,增强了中国经济对外界的吸引力。
已连续两次参展工博会的陕西省,今年带来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机械和纺织4个行业、22家企业的200多个高科技产品。有许多中西药特色产品的陕西省医药总公司,放在展台上的近2000册中外文宣传品,短短3天就被参观者索要一空,海内外一些产权交易机构甚至提出直接购买这家企业的产权和某个产品的产销权。
  “这太出乎我们预料,也让我们认请了西部的优势和不足。相信工博会上的观念新风,会进一步激励西部企业树立信心,走向入世后的国际大市场。”该公司生产经营处负责人高栋对记者说。
  据了解,明年的上海工博会,面积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1.1万平方米。工博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副市长蒋以任说:“有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做后盾,抓住中国入世契机和信息化潮流,上海工博会一定会办出世界知名度,形成西有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东有上海工博会的格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