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上海工博会圆满闭幕
由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中科院、中国国际贸促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昨天下午降下帷幕。据组委会统计,工博会举办6天,参观人数50.5万人次,比上届增加26.3%;累计成交312.6亿元,比去年增长42%。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蒋以任出席闭幕新闻发布会,并作总结讲话。
与前两届工博会相比,今年的工博会具有七个鲜明特点: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题得到全面体现。美国微软、法国阿尔卡特、德国西门子和上海华虹、广电、贝尔、四川长虹、江苏中天等国内外信息产业的领头企业踊跃参展,带来一批技术水平很高的新产品,代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机电行业展示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大型成套设备的系统集成和生产线开放式控制系统,则突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互动作用,体现了传统产业在信息化进程中的新变化。工博会还展示了信息化与社会管理、与市民生活的密切联系。
产学研联合大大加强。中科院12个分院和27家企业携160多个高科技项目参展,显示了强劲的科技开发实力。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复旦等31所高校云集一堂,大大提升了工博会的技术能级,有的产品和技术已经超过国外同行,居国际领先水平。
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展商结构优化。本届工博会展位2236个,比去年成倍增加。在室内展位中,本市展位、外地展位和境外展位分别占40%、43%和17%。其中境外展位341个,比去年增加509%。
论坛贴近当前经济、科技发展热点。本届工博会论坛分发展论坛和科技论坛两大板块,包括一场圆桌会议、6场高水平高层次的专题报告会和11场学术研讨会,有的门票价格达到1000元,仍然受到中外听众的热烈欢迎,场内座无虚席。
评奖机制首次运作成功。经国务院批准,本届工博会首次开展金、银、铜奖评选,共有292项国内外展品申报。经过专家、专业用户和观众三结合评审、评选,最终评出22个优胜展品。
规范展览秩序,保护知识产权。本届工博会设立知识产权办公室,出台专利和商标管理保护办法。受到中外展商交口称道。在组委会正确引导下,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成为新亮点。上海电气集团数控机床的“头脑”,过去大多从国外引进,今年,他们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并在市场实现销售。
观众踊跃热情高。参观人数50.5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21万人次,一般观众28.3万人次,境外观众1.2万人次。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地近20个境外参观团光临工博会以后,对工博会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和世界一流的展馆留下深刻印象。丹麦奥胡斯州政府考察团对工博会的恢宏气势和巨大商机赞赏有加,明确表示明年将参展工博会。日本野村证券株式会社和日本经济交流协会也表示明年参展的意向。
据组委会透露,明年第四届工博会继续以“信息化与工业化”为主题,在明年11月22日-27日举办,地址仍为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览,面积扩大到6.1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