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厦门推出《闽南神韵》旅游文化演出项目

来自:文化传播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26

  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8分钟的节目“提线木偶”,呈现在世界面前,成为了中国珍稀古老剧种的代表。其实,她的惊艳亮相和脱颖而出绝非偶然。在她的诞生地闽南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多种珍贵文化: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千年古乐南音、被称作掌中木偶的布袋戏、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拍胸舞,诞生于台湾的剧种——歌仔戏……就连当地方言“闽南话”,也因至今其许多发音与古汉语相同,被古汉语学者称作“活化石”。这些难得的文化艺术形态,不仅构成了闽南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深深吸引着游客。

  尽管闽南地区拥有多元而独特的文化形态,但是多年来,在厦门旅游演出市场,因缺乏一个有效的呈现平台,闽南文化更多时间“待字闺中”。多年前,厦门也曾推出过《榴莲飘香》、《舞动厦门》等旅游文化演出,但均因种种原因停演。

  然而,以一种有效形式传承、发展、光大闽南文化的设想和追求,在厦门却从未停止过。

  2009年年初,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市场调研和集思广益,厦门决定再次进军文化旅游市场,排演一部浓缩闽南文化精髓的大戏——《闽南神韵》。

  为使《闽南神韵》成为厦门旅游文化的新名片,厦门专门成立了闽南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司由厦门市路桥建设集团、厦门市总工会、厦门市夏商集团共同出资,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和管理优势,并将厦门文化艺术中心新建的一个可以容纳500人的剧场作为演出场所。

  此外,厦门市政府还专拨扶持资金1000万元用于节目排演。在整个筹办过程中,厦门市旅游局、文化局等都为之出谋划策,提供便利。

  在近日举行的开排仪式上,笔者见到国内知名编导前来坐镇,一批闽南文化知名艺术家受邀加盟,6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演员散发着青春的光彩。

  近年来,我国旅游演出市场,涌现出张艺谋“印象”系列等一批成功作品,获得了不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闽南神韵》将如何在百花齐放的旅游演出市场上脱颖而出呢?

  厦门闽南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红霞表示,虽然目前国内旅游文艺演出众多,但是各旅游目的地具有文化个性的演出颇受游客追捧。这说明,只要有足够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旅游演出就会有生命力。

  吴红霞认为,闽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独特,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中华历史文化的精彩遗存,在《闽南神韵》这台戏中都会得到精彩展现,构成这台戏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著名木偶表演者王志伟等一批闽南传统文化专业表演人才的加盟,将全力展示原汁原味的闽南文化。此外,该戏还进行大胆创新,以崭新的艺术构思、现代表现手法和高科技手段,阐释、再现闽南传统文化。

  据吴红霞透露,这台戏的主题音乐《快乐赛神仙》就融合了诸多闽南音乐元素,开创了独特的“三度空间”表现方式:高度空间是经过深度挖掘和大胆改革的南音,古朴优雅、委婉深情;中度空间是表现力无限丰富的交响乐,气势恢弘、感情细腻;低度空间是闽南流传已久的佛教音乐,古雅清静、庄严静穆。3种音乐相互烘托、相互交融,制造出一场独特而华丽的听觉盛宴。她表示:“闽南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是厦门的核心旅游资源。我们会立足厦门,涵盖闽南,突出闽南文化的风采。”

  此前厦门曾推出过多种旅游文化演出,市场生命力均不强。《闽南神韵》有什么样的制胜法宝,避免重蹈覆辙呢?

  在厦门闽南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王岚看来,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及促销机制,是此前厦门一些旅游演出败走市场的重要原因。她说,独特而丰富的闽南文化是这台戏的最大优势。此外,《闽南神韵》已经确立了一套“政府的先导性投资和综合扶持,与企业投入的优质资本和管理模式相结合”的模式。从演出的创意、立项、投资、论证到开排、推广,厦门市政府充分发挥了牵引、协调、中介等作用,提供演出场地支持,并拨付了扶持资金。厦门闽南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也将不遗余力,投入大量的资本,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模式,并果断改变宣传策略,在征集LOGO及广告语,招募演职人员的同时,已将宣传渗透进去。上演以后,公司还将在景区打造第二舞台,并努力将演出纳入旅行社组团行程之中。

  厦门市旅游局副局长严琪表示,作为旅游城市,过去厦门缺乏有特色的高水准旅游定点演出,夜间旅游项目少,文化气息不浓厚,整个夜游市场不够繁荣,这是长久以来厦门旅游发展的软肋。打造这样一台具有闽南特色的高水平演出,可以提升厦门的文化品位,提高游客在厦门过夜的积极性,也将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催生出新的旅游景点或者旅游产品。

  据悉,9月份举行的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上,这台旅游文化大戏将上演。(朱玉娜 史蔓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