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培训重点介绍了赤潮藻种鉴定、观察异常水色、防灾减灾措施等内容,并就规范赤潮数据统计、报送等方面向基层检测人员提出具体要求。培训参加者包括连江县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水产技术推广人员、重点乡镇村海管站人员、重点养殖企业(户)代表及志愿者等。
“福建赤潮多发,而且是重灾区,2012年赤潮灾害给福建省海水养殖业造成重创还记忆犹新。但赤潮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灾害,目前只能通过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措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省海洋环境与渔业资源监测中心苏跃中在培训中表示,希望参训学员尤其是广大养殖业户在发现水体异常时,能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并采集水样送相关监测机构检测;基层机构无法准确鉴定藻种时,可将水样送至省中心,中心将无偿提供水质检测服务;如果中心在自身职责范围内无法满足养殖企业户的技术需求,也会帮助向相关部门了解并及时反馈。
据了解,2004-2013年间,福建福建全省沿海共发现赤潮138起,最大一起造成渔业损失高达20.11亿元;每年5-6月为高发期,集中在宁德三沙湾、福州黄岐半岛、平潭近岸、莆田南日岛、厦门沿岸等,主要优势藻种为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和米氏凯伦藻等,其中米氏凯伦藻有毒。(华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