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创新管理服务模式

来自:福建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97
最近,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打破常规,安排专门人员,制订专门方案,对部分项目采取“一对一”“立项帮扶”等个性化服务。这些项目包括中铝瑞闽公司高精铝板带、华映光电公司二期液晶组、宝钢德盛等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跨越发展需要抢抓机遇,帮助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抢占市场先机——这是我们改进行政监管服务的目标之一。”该局有关负责人说。

这是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转变服务方式的一个举措。根据福建省转变发展方式的实际情况,这个局提出“企业转型升级,政府服务也要转型升级”,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力助企业突破一个又一个发展瓶颈。

“三突出”助推技术跨越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是企业升级的一条捷径。然而,进口生产设备特别是关键设备,技术复杂、安装调试周期长,如果不能按期投产,就会错过市场拓展最佳的时间窗口。

为此,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改变坐等企业报检的传统监管模式,发挥技术职能优势,以三个突出,提供重点项目进口设备检验监管一条龙服务。

突出前期政策导引。指定专人负责项目备案,主动协调落实项目进口货物的检验检疫和报检通关各环节,提前做好相关法规的解释工作,帮助企业完善采购合同相关条款;

突出过程监管创新。对进口成套设备实施“整体报备,分批进口,口岸便捷通关,目的地快速检验检疫”的检验监管新模式,设备通关随到随检,全天候服务;

突出后期优化服务。加强在安装调试期限内的跟踪监管,同时对检出不合格的设备和零部件及时出具检验证书,为保障企业权益提供技术支持。

锦江科技通过科技创新谋求转型升级,引进的差别化锦纶丝项目为国家重点鼓励类项目,属化纤行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福建省工业结构调整重点跟踪项目,部分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今年3月,项目关键设备两套纺丝机从德国进口。当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已渐渐减弱,正是新产品市场开发的最好时机,企业急着投产。检验检疫人员早就跟踪这个项目了,纺丝 机一开箱,就已守在现场,并与安装调试同步开展检验。通过认真检验,还及时发现了货物零部件短缺问题。

像这样的进口设备检验服务,在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今年初以来已有868批次,累计为企业节省通关时间约2000个工作日,帮助企业成功索赔数十万美元。

透明化给力品牌拓展

在福建聚泉食品有限公司,对出产的每一款烤鳗产品,只要上网登录公司鳗鱼身份追溯系统网页,输入销售批号,就能查询从养殖到运输的检测报告、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官方卫生证书和健康证书等完整信息。

这套透明化的管理系统,是检验检疫部门转变服务方式的又一个创新。

“事实上,许多企业按照食品安全的要求建立了先进的种植养殖管理系统、供药系统、食品安全防护系统,但这些不为境外采购商和消费者所了解,假如出现问题,受打击的往往是整个行业。”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人分析说,“要让国外消费者和采购商接受我们自主品牌的食品,就得让他们了解企业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所做的一切。食品企业实施国际化品牌战略,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为此,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引导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完善的出口食品企业探索建立出口食品身份追溯认证系统。检验检疫部门和企业一起分析相关数据,采集关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组合成电子信息链上网,以多种语言供消费者、采购商及官方监管部门查询。

此举迅速提升了相关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责任意识。聚泉公司负责人说,这套严密的追溯系统把生产全程亮出来后,企业引入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药品经营管理规范(GS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形成科学有效的出口鳗鱼质量安全控制管理体系,确保了出口鳗鱼的质量安全。

追溯系统建立后,聚泉公司2008年至2010年度对日出口连续3年列全国同行业第一,鳗鱼制品出口额年均增长25%左右,并打开了日本高端市场。

信息服务更快更全

近年来,国外对商品技术指标修改频繁,各种技术壁垒层出不穷,影响着福建省出口企业迈向国际市场高端。

一直以来,检验检疫部门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信息。然而,以前仅依靠组织培训班提供最新信息。随着技术壁垒越来越多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这一形式已难以适应需要。

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改变技术信息服务方式,在继续办好培训班的基础上,建立检企互动的QQ群,及时将收集到的国外有关法规标准、技术壁垒措施、风险预警等信息免费提供给企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去年,针对欧盟对我国出口鞋类一项新的设限,他们通过QQ群发布信息并提供在线咨询,将以前需要十几个工作日才能通知到位的国外通报情况及应对措施,在2个小时内提供给200多家出口企业。(本报记者 赖文忠 通讯员 杨晓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