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人介绍,新增公厕主要包括四类:独立式公厕;大型商场、超市、宾馆、餐饮场所、娱乐场所、车站码头、市场、加油站、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附属式公共厕所;在人员比较密集、用地比较紧张的地段,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活动式公厕;利用既有建筑改造成公厕或改造提升损坏、废弃的公厕。
福建省规定,新增城市公厕外观、色彩、造型设计要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相协调,每座公厕应设标志不少于3块,并配有中英文对照。内部功能合理,特别要方便老年人、残疾人使用。建设过程中要优先选择节能节水环保设备材料。新建独立式公厕和附属式公厕厕位男女比例一般为1:1.5至1:2。
为推进这场城市“公厕革命”,福建省各有关部门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建设部门负责督促指导各地推进公厕项目建设;国土资源、环保等部门按职责分工,督促指导各地对公厕项目的相关审批工作开通“绿色通道”;交通运输、经贸部门等分别负责协调各自分管领域的公厕建设、改造和对外开放;财政部门督促各市、县(区)政府统筹安排建设资金,省级财政对新建标准公厕项目每座补助10万元,其他公厕项目每座补助5万元。(来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