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12315消费维权网络系统日前完成了对福建全省2007年消费申诉举报信息系统及消费维权服务站、点相关数据的汇总分析。分析显示,全年共受理消费者申(投)诉举报101146件,比上年增加60.6%。在12315信息系统受理的74981件申诉举报中,商品类和服务类各占68.15%和31.82%,其中,服务类被诉比重较上年增加,尤其是对新兴服务类的申诉举报日渐攀升。
邮政服务2007年申诉举报量同比增长幅度占第一位,主要原因是对速递行业的申诉举报激增。2007年速递类申诉举报计394件,占邮政服务申诉举报总量的50.71%,比2006年增加了183.45%。主要原因是速递服务业缺乏行业管理规范,行业运行中相互转包现象严重,导致快递物品延误、损坏、丢失等问题。
培训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申诉举报量增幅也较多。培训服务的申诉问题主要涉及到外语、驾驶及其他文化体育培训,包括对少年儿童的培训。物业管理服务问题主要集中在物业管理服务不到位,公用设施老化得不到及时维修,小区秩序不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等。
从申诉举报性质看,最为突出的是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问题。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子电器、日常百货、烟、酒、饮料、食品、建材等类别上,售后服务问题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子电器类、日常百货、家用机械类、电信服务和公共设施服务上。
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升级,是2007年消费申诉举报类型变化的显著特点之一。与上年相比,有关计量问题的申诉举报下降了18.5%,有关价格问题的申诉举报仅增加6.33%,远低于申诉举报总量的增幅。而隐藏在商品服务本身之内的问题如虚假品质表示、人身权利、合同的申诉举报则分别比去年增加107.1%、75.15%、57.29%,接近或远高于申诉举报总量的增幅。从关注商品是否价格公道、是否短斤少两,到关注商品是否绿色、环保、安全,服务是否便捷、优良,商品与服务质量是否与宣传和标志一致,是否名副其实,消费者人格尊严、人身权利是否得到保障,这种变化反映了消费市场升级后消费者的内在需求。
此外,关于汽车、商品房、创新型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视等产品的申诉举报量也呈明显上升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