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工作回顾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11

时光在飞逝,海西在崛起。

备受福建全省人民瞩目的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将于1月18日在榕开幕。

回眸过去的五年,是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积极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五年;也是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大力促进依法治省进程的五年。

  立法理念:与时俱进

研读五年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一份份法规,人们发现,福建省立法工作的可喜成果,首先体现在立法理念的与时俱进上。

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立法理念,逐步取代了传统的以“官”为本、以“管”为本、以“权”为本的理念。这使福建省出台的一批法规,从偏重管理向管理和服务相结合转变,从偏重公民义务向注意维护公民权利转变。

《福建省港口条例》、《福建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法规,草案的标题都有“管理”二字,但经过审议,法规正式出台时,这两个字都删掉了。两字之差,深刻地反映了立法理念的重大变化。

类似的变化,比比皆是。

我们看到,在修改后的《福建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中,不少条款更多地体现了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体现了人文关怀;为了方便群众,条例设置农机维修质量保证制度,规定农机变更登记可异地办理。

我们看到,在修改《福建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和《福建省流动人口治安管理条例》时,法规在赋予公安机关必要管理权限的同时,多项条款作出了有利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立法调整。

我们看到,在《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若干问题规定》中,对承包合同或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签补发取消了时间限制,对维护农民基本权益、方便农民作出诸多规定。

我们看到,在制定《福建省农作物种子条例》过程中,根据委员的意见,从实际情况和方便农民出发,删除了草案有关农民出售自繁自用有剩余的种子时应当持本人有效证件,并开具出售凭证的规定等。

……

这些,都充分显现了立法为民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立法理念的重大进步。

  立法过程:开门立法

立法为民还体现在立法决策的过程中。五年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使之更加有序、有效,让立法过程更加透明、公开。

福建省在立法决策过程中,注意深入了解和反映民情,充分尊重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及时全面反映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五年来,福建省在立法各环节,已逐步建立和完善开门立法的机制,通过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公布法规草案、举办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做法,拓宽民主立法渠道,促进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如今,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每年在拟定立法计划时,都向社会征集立法建议项目,公民参与立法从源头开始。

尤其在这五年中,先后就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物业管理条例,举行两次立法听证会;先后将加强公共卫生的决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燃气管理条例等法规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

为了使涉及千家万户的物业管理条例能更充分地反映民心民意,兼顾各方利益,先后4次进行认真审议,并针对争议比较多的业主委员会职责、物业管理与平安小区等问题,举行专场立法听证会。最后出台的法规,在9个方面吸纳了听证陈述人和旁听人的建议。

燃气管理条例在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修改意见后,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的稿子采纳了公众意见,新增规定明确燃气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6种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责任。

  立法内容:民生为重

立法为民,更多地体现在立法内容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注重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尤其是加强对困难群体、特殊群体的权利保护。

五年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在制定立法计划时,优先安排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立法项目。本届期间,在继续完善经济领域立法的同时,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五年来,共制定法规28项,修改19项,其中相当部分涉及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福建省失业保险条例》等法规中,明确规定农民合同制工人享受与城镇失业人员同等的失业保险待遇。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则强化对女职工的劳动权利、劳动安全和身心健康的保护。

在《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办法》中,强调“公交优先”的原则,并向一些城市搞“三道合一”、侵犯公民行路安全权大声说“不”。

在《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中,根据消费者在投诉中举证困难的实际情况,将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运用于解决消费纠纷,以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群众的意见,将医疗服务消费纠纷纳入调整范围,对医疗机构的责任和患者的权利作出明确规定,有利于维护和谐的消费环境。

在修改《福建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中,本着便侨、惠侨、利侨的精神,对归侨侨眷探亲和出入境、华侨子女就业、华侨专业人才引进、海外华文教育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并完善了侨眷社会保障和困难救济制度,加强对华侨房屋、祖墓和华侨农场土地等合法权益的保护,受到归侨侨眷和海外乡亲的广泛欢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