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福建交通为海西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来自:上海福建人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185

伴随着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的喜讯,福建省交通战线连日来捷报频传。

福建省交通发展将实现“三个连续突破”、“三个提前实现”,交通建设投资从“十一五”开局突破200亿元到今年将突破300亿元;集装箱吞吐量从“十一五”开局突破500万标箱到今年将突破700万标箱;在开通泉金定期客运航线后,今年又实现与澎湖的货运直航常态化。高速公路“一纵两横”骨架网今年将建成,比计划提前一年实现;福建全省建制村通硬化公路硬化率今年将达到90%,2008年将达95%以上,提前两年实现“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建设目标;福建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有望提前一年实现3亿吨的目标,厦门港也将提前一年实现亿吨港目标。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就是发展。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就是要大力推进福建省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开展,以形成‘一通百通海西八方纵横’的局面。”在海西交通良好的发展态势面前,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谢兰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发展。

他说,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反映了党中央对海西建设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更大作用的殷切希望。而海西交通肩负着为海西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重大政治和历史责任,交通系统只有自觉地把交通事业的发展与海西建设、与祖国统一大业紧密结合起来,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不辜负党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

那么,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交通厅将采取哪些举措谋发展?谢兰捷说,海西交通建设发展务必与“四谋发展”实践主题和“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相结合,把工作重心放在“港口发展谋突破、高速公路谋持续、普通公路谋提升、交通服务谋创新”上,不断开创海西交通事业的新局面。

港口发展谋突破。港口是海西对外开放的“门户”,要努力实现港口布局的集约化。力争到2010年福建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在2009年突破3亿吨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增量。为此,首先要做好各类涉港规划的衔接,强化港口规划管理。力争年内完成厦门湾等四个重要港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其他几个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也将在年内展开。其次,集中力量推进厦门港和福州港江阴港区为主的两个集装箱运输中心、湄洲湾和福州港罗源湾两个散货转运中心的“二集二散”重要港区建设,提高港口集约化水平。特别要以向莆铁路建设为契机,加大湄洲湾和江阴港区大型码头建设力度,积极构建福建中部向内陆地区辐射的集疏运大通道。同时加快沿海航道等港口公共设施建设。到2010年建成罗源湾30万吨级散货船航道、厦门港10吨级集装箱航道,提前实施湄洲湾深水港二期25万吨级散货船航道,进一步推动江阴港区10吨级集装箱航道建设。为了加快港口建设,目前省交通厅正在谋划,力争到“十一五”末,福建福建全省各类10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达到25个以上。

高速公路谋持续。高速公路是拓展海西腹地的“先行军”,面对土地和信贷日益紧缩的外部环境,应当主动适应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国高网项目的土地供给与资金支持政策,保持福建省高速公路较快发展的持续性。将全面启动国家高速公路网项目建设,建设目标从原定的“十一五”末建成“两纵三横”调整为基本建成“两纵五横”。同时,精心组织实施拓宽福厦漳高速公路,建设重要疏港高速公路,并积极推进海西网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确保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势头不减。2008年至2010年年均建成与开工各2个以上项目,“十一五”末福建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原定2450公里的目标。

普通公路谋提升。新农村公路建设在2008年完成“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的平台上,重点解决“向下延伸、向上衔接”问题。建设乡(镇)通县城(市区)、村通村、村通较大自然村(包括老区革命基点村)的公路。先启动规划工作,分期分批实施。进一步提升国、省干线公路通行条件,加大病害桥隧的整治力度,继续建设疏港公路。推进晋江大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平潭大桥、湄洲湾跨海通道的建设。省交通厅已针对各地反映的问题启动普通公路第一批项目27个,涉及投资18亿元。

交通服务谋创新。全面启动福建全省7个国家交通运输枢纽规划,争取“十一五”末建立起以国家级运输主枢纽为主体的客货运输站场网络,初步形成综合运输体系骨架,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便捷衔接。引导运输企业建立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主干线为依托的福建全省快速客货运输网络。福建全省乡镇客车通达率要达96%,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要达70%。实施高速公路自动发卡,不停车收费。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公路路况、客运班车时刻和票价以及闽江航行通告、气候、水情等动态信息。今年内建成福建全省养路费收费联网系统,实现异地缴费。

谢兰捷说,当务之急是确保完成全年交通建设的目标。交通厅正在利用黄金施工季节,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举措,全面掀起大干第四季度热潮,以全新的起点迎接2008年的到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