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福建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直和中央驻闽单位第二批增派的28名驻村干部于近日全部到达驻点村开展工作。至此,第二轮省直下派228个位“村官”全部到位。
记者从福建省委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协调小组办公室获悉,为帮助新增派的28位驻村干部尽快适应角色、掌握情况、开展工作,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委农办于10月12日举办了第二批增派驻村干部培训班。今年8月底,第二批省直和中央驻闽单位驻村干部从各自的单位陆续出发,奔赴驻点村任职。
据统计,经过层层筛选出的228个第二轮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共安排了113个省直及中央驻闽单位挂钩帮扶。这些贫困村有5大特点:
农民收入低。228个村中,农民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有163个,1600元以下的有56个,所有的村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48元。
生产生活条件差。228个村中,有163个村公路尚未硬化,183个村未通安全卫生饮用水,124个村尚未通固定电话或手机移动信号,166个村无电视信号,135个村无村部,153个村无村卫生所。
集体经济薄弱。228个村的2006年村平均集体经济年收入为7648元,其中,村集体经济无任何收益的村达74个。
有一定人口规模。228个村总人口33.53万人,平均村人口1471人,其中村总人口在800人以上的村有157个。
对老区村和少数民族村进行了倾斜。228个村中属于老区村的有183个,占80.3%,属于少数民族村的有13个,占5.7%,两项合计占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