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本公12日说,从现在开始的二十几年,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被抚养人口比重较低的“人口黄金时期”,也是应对老龄社会的关键准备期,中国需要从各方面做好迎接老龄化高峰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营造一个与老龄社会相适应的思想舆论环境。要促使全社会树立老龄意识,树立敬老和养老意识;要促使每个人树立自我终身准备意识,从现在做起,为老后生活做好经济、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
第二,要抓紧做好老年人养老、医疗、服务等各方面的制度安排。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发展相适应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要建立健全老龄法规政策体系。通过加强立法,保证老龄事业与经济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保证老年人与其他群体一道共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
第四,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制定老龄产业行业发展规划,颁布实施国家对老龄产业的扶持保护政策,建立老龄产业发展管理体制。立足城乡社区积极发展为老服务业。大力研究开发老年消费品,培育老年用品市场,为日益增长的老年群体提供需要的设施、产品与服务。
第五,要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研究。立足本国国情,同时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老龄问题的经验做法。
李本公说,2030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时期。2030年以后,老年抚养比大幅攀升,人口总抚养比最终超过50%,是人口老龄化形势以及老龄问题最严峻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