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绿的海水、金黄的沙滩、成片的绿地、高耸入云的水操台。”今后鼓浪屿港仔后将展现给游客一幅美丽的画面。29日上午,鼓浪屿“申遗”整治敲响第一锤:随着一阵阵机器的轰鸣声,10多年来饱受争议的金带长廊开始整体拆除,日光岩下“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观将重现。
金带长廊位于鼓浪屿延平公园与港仔后沙滩之间,是一个高7.6米、宽5.5米、长约147米的 “怪家伙”,阻断了日光岩、绿地与沙滩、大海的视觉关系。金带长廊是1992年由金带旅游度假中心有限公司投资建造,投资方原计划在鼓浪屿港仔后沙滩旁近3万平方米的绿地,搞一个有商场、别墅、健身场所等设施的休闲度假中心。由于备受争议,在廊道建起来后,休闲度假中心就再也没有动工了。
鼓浪屿素有 “海上花园”、“钢琴之岛”、“万国建筑博览”、“中国最美城区”等美誉,为了将这一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使鼓浪屿的生态和旅游环境得到有效保护,2008年11月,鼓浪屿正式启动“申遗”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下,历经3年多的努力,“申遗”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实效。
“目前,鼓浪屿‘申遗’的关键工作是环境整治,这直接关系到2013年鼓浪屿能否如期进入世遗备选项目。”鼓浪屿——— 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叶细致说,金带长廊整体拆除后,延平公园的改造将迅速启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沙滩和大海,打造真正的 “金色沙滩”,还鼓浪屿碧海蓝天、中西合璧的优雅特质。
下一步,鼓浪屿管委会还将根据 《申遗文本》和《规划纲要》,分阶段开展环境整治工程,预计至明年7月将勾勒出较完整、符合“申遗”标准的清晰轮廓。
专家解读
鼓浪屿要继续做“减法”
王唯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这一拆,意味深远,让鼓浪屿的目标更清晰了,那就是打造文化之岛,维护宜居之岛,兼顾旅游之岛。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唯山说:“以前,我们看重的是鼓浪屿的阳光、沙滩、石头,现在我们更愿意品味鼓浪屿的文化,以及一栋栋老房子的灵魂。保护文化、恢复古迹,是鼓浪屿在‘申遗’下找到的最好归宿。”
王唯山说,“申遗”,给鼓浪屿排出了一张保护文化遗存的三年时间表,围绕这个目标,鼓浪屿正在学习 “做减法”,逐渐摒弃过浓的 “商业味”,找回曾经的文化轨迹。“这和鼓浪屿发展旅游也是一种新的结合,这样鼓浪屿拾起的不仅是昔日的华美,还有文化的根。”
延平公园分四大板块
廖宁(鼓浪屿“申遗”设计组总设计师)
金带长廊的拆除是延平公园改造的一部分。鼓浪屿“申遗”设计组总设计师廖宁说,延平公园的改造就是要将沙滩还给游客、还给老百姓、还给大自然。
改造后的延平公园分四个板块:后港遗韵——— 依托延平文化,借鉴国姓井的历史资源优势发展并拓展延平文化;水岸花香——— 修复并延展水岸特色景观栽植,加强园区内部与海岸之间的景观空间联系;金带弄潮——— 依托长达两三百米的海湾沙滩自然景观,将原来的道路设计为活跃在整个片区的景观交通体系,只服务于人的步行需求;娑影斜巷——— 以人为本的多功能环境,形成居住、文化与商业结合的混合功能区,提供便捷、舒适的步行环境,宜人的院落体系。 (记者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 实习生 范歆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