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榕拟打造仿古游船 文物部门向市民征集史料线索(图)

来自:福州晚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60

为了开发闽江游和内河游,我市拟按福船样式打造仿古游船。3月21日市文物局委托本报独家征集福船资料的消息见报后,一些知情市民向市文物局提供了珍贵的福船史料和线索。市文物局希望市民提供更多的福船资料。

  征到珍贵史料和线索

  据市文物局文物处陈毓标处长介绍,该局收到的资料和线索有古籍上记载的福船的图文,有摄于上世纪初的闽江上航行的各式船只照片,还有师大教师提供的册封舟(福船的一种)论文,省内外知情者提供了福船造船人的线索。

  读者黄剑波传来了影印的明万历年间(1609年)出版的古籍《三才图会》中有关福船的绘图和论说资料。《三才图会》是由明朝人王圻及其子王思义撰写百科式图录类书。王圻曾任福建按察签事,他在该书“器用四卷27”中图文并茂、形象地描绘了明代福船的样式、构造及功能。

  “目前收集到最珍贵、最有价值的福船史料是邱守廉家藏的《亚细亚大观》相册。因为从文物角度讲,它是实物,更直观,都是上世纪初拍摄的闽江上(福州)的船。”陈毓标说。

  这本日文版相册《亚细亚大观》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设在大连的日本亚细亚写真大观社发行。 “九·一八”前后,日本在我国成立了不少如“亚细亚写真大观社”或“大东亚写真社”的机构,他们派出大量摄影记者频繁活动于中国各地,拍摄大量照片,结集出版,目的是了解中国、研究中国,具有间谍色彩。

  该书第四辑第四回福建部分收集了1927年拍摄的福州及其附近闽江及内河上行驶的各种船只的照片。

  这些老照片有:

  《闽江上的船》——这张照片拍的是闽江上单桅单帆的船。

  《戎克船》——“戎克船”是日本人用来称呼“中国式帆船”的汉字写法,是中国独创的帆船类型,20世纪初仍活跃于中国近海,多用来贸易载运。照片上显示的是在闽江下游风浪中前行的几叶扁舟—— “戎克船”,带有双帆、船室的客船。

  《福州市街》——这张照片反映了上世纪20年代台江码头商店、旅馆、广告云集的繁荣景象,万寿桥下并排停泊着一些连家船,船上晒着疍民的衣服。

  《船尾装饰》——“船尾装饰”也叫“花尾”,俗称“花屁股”,就是古船尾装饰煞费苦心,用丹泥在船尾绘上花鸟人物,这张照片上这艘船的船尾就描绘了大鹏展翅、鹤鹿同春、八仙人物和荷花等喜庆、平安、风顺的图案,反映了当时福州风格独特的民俗风情。

  盼市民继续提供资料

  陈毓标说,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看,专家一致认为,福建造的闽江上的船广义上都叫福船。福船是我国四大古船之一。狭义的福船是指册封舟(册封使出使乘坐的宝船)和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是尖底,在外海行驶,不能在内河上走,内河需要平底船。而此次征集的目的是开发以内河游为主的具有福州特色的仿古福船,希望市民继续提供福船的资料,作为仿古福船设计的参考。

  市文物局广泛征集与福船有关的史书、文字、照片、图片、模型、实物;福船制造技术的文字、设计图纸、图片;福船制造技术传人、驾驶操纵福船传人及技术等有关线索。有意者可将有关内容通过信件、传真和电子邮件发送给福州市文物局。若是信件,请在信封左下角标明:福船征集。市文物局地址:福州市仓山区麦园路52号,邮编:350007,联系电话:0591-83847595,传真:0591-83842330,电子信箱:fzwwj@163.com。(綦芬/文 张人峰/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