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7月2日在福州召开,会议总结回顾近年来福建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情况和经验,研究部署今明两年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省长习近平在会上要求,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趋势、新特点,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福建省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增强福建省经济发展后劲。
“九五”以来,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可喜成绩,产业结构继续向合理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有力促进了福建全省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初步扭转了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滞后的局面,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福建全省经济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但是,福建省产业结构也存在着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工业产业集中度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今明两年福建省将把电子信息业、机械工业、石化产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农业产业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通过这些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
习近平在会上指出,今后几年福建省在坚持“调快、调大、调高、调新、调活、调外”思路的同时,也要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正确把握产业结构的新趋势、新特点,把握好产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要顺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新趋势,着力构建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顺应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趋势,注意发挥比较优势,顺应消费结构演变的趋势,着力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在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重点从直接配置资源、建设和改造某些产业、增加或限制某些产品的产量,转为以市场需求引导结构调整的方向,同时进一步增强企业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产业的内在动力;要大力培育产业链和产业群,从现有产业和新兴产业中,筛选优势行业,通过龙头带动,形成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或产业群,通过以下游引上游或以上游引下游,以龙头企业引配套企业或以配套企业引龙头企业,形成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要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缓解就业压力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努力实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促进就业双重目标任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切实防止重复建设,凡是新建和技改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增强可持续竞争力,力争在未来国内外竞争和区域分工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习近平指出,要切实抓好今明两年产业升级的八个着力点,积极推动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落实,积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加快构建山海协作通道,创造一个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运行环境。要抓好有关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服务作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工作,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福建省第三步战略发展目标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常务副省长黄小晶主持会议并作会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