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广角镜(3):垃圾处理厂兼做博物馆|“生态漂流婚礼”将现海南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612

                              垃圾处理厂兼做博物馆
            来源:《环球时报》 2003年03月14日第八版   朱华钧

当今世界,博物馆林林总总,从历史、文化到自然、科技几乎无所不包,可是,你听说过垃圾博物馆吗。

    挨着垃圾处理厂

    笔者参观的垃圾博物馆,坐落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斯特列福镇(康州约有150个镇,共有7个垃圾分类处理厂、两个垃圾博物馆),它始建于1996年,在康州资源复原局主管下,作为系列环保教育设施之一,在镇里的垃圾分类处理厂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免费接待公众。

    垃圾博物馆展馆本身并不大,只有一个厅和一个影视室,但它和垃圾分类处理厂结合在一起,就显得气势不凡了。我们抵达博物馆时,不断有装运垃圾的大车从侧门进进出出。

    专人讲解环保知识

    进入展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巨大的恐龙,它长约五六米、高约三米,色彩鲜艳夺目。其实这个吸引了所有参观者目光的恐龙,竟然也是由成千上万件废品制成的,仔细观看你会发现,它从头到尾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瓶瓶罐罐、衣物鞋帽、纽扣、玩具、乃至贝壳、假牙……

    博物馆里还专门安排了一位导游给参观者介绍垃圾再生利用的知识,比如1吨旧报纸再生使用可少砍约17棵树和节省4100瓦能源;目前美国有67%的钢铁产品是用再生的钢铁制造的;利用废弃金属代替用铁矿石生产新钢铁,可减少空气污染86%等。

    观看垃圾分类

    参观垃圾分类处理厂是压轴戏。楼上是一条宽阔的步行参观通道,它高悬在垃圾厂房中间,横跨大半个厂房,有玻璃封闭着,参观者居高临下透过玻璃纵观整个厂房的运作情景。

    在参观通道下方,有两条运输皮带正在运转,推垃圾的机车把运来的各种垃圾推放到皮带上。皮带在往上运送时,下方有个绿色的震荡器最先把破碎了的玻璃瓶通过震荡分离出来。在运输皮带两旁,工人们眼疾手快地对剩余的垃圾进行挑选,前面的工人先将塑料挑出来,后边的工人再挑选出铝和玻璃瓶,分别投放到贴有标识的容器里。同时,一条旋转着的窄磁条,再把皮带上的锡罐或铁罐分离出来。

    然后,工人们把分类后的可再生使用的垃圾压缩成长方块,再装上卡车或轮船,运往再生工厂。

    参观完垃圾博物馆,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垃圾博物馆可以说是个创举,它充分发挥了垃圾和垃圾处理厂的作用,既是环保和教育的设施,又是文化场所和旅游景点,花费的建设投资很少,给社会带来的利益却很多。

                             
                             海南琼海万泉河将推出“生态漂流婚礼”
                                  来源:中新网 记者:关向东

    “天地为媒携手今生、山水作证真爱永恒”,百对青春新人面对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携手盟誓,然后同舟共济、漂流爱河,这样的景观将在今年“五一”内地长假期间,出现在中国内地保护得最为完好的热带河流——海南琼海万泉河畔。

随着内地经济的日益发展,婚庆业已成为各个城市中非常走俏的行业,而且花样翻新,各种走近自然,让爱情由山水作证的新式婚礼悄然流行起来。

地处中国最南端的海南,因为独特的海天一色、山峦滴翠的热带自然景观,成为时尚婚庆角逐的大舞台。一年一度的三亚“天涯海角婚礼节”已连续推出三届,逐渐成为国际婚庆节;亚龙湾则已被新人们推为潜水婚礼的最佳“教堂”;今次推出的万泉河“生态漂流婚礼”,更是以与新婚燕尔激情体验完全吻合的设计,站在了婚庆时尚的潮头。

记者了解到,届时将在万泉河山水之间举行大型婚典,横跨万泉河的大桥上将悬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国结、红喜字,婚庆结束后新人们将在苗妹的歌声中,共同开始爱河漂流。三十里漂流,既有急流险滩,又有流水潺潺,寓意新人们携手人生旅途,同舟共济,真爱悠悠。

来自“万泉河生态漂流婚礼”组委会的消息称,这个由海南省旅游局、琼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海南省万泉河休闲漂流有限公司承办的独特的集体婚庆,正在全国“招募”新人。

                             
                             上海欲“克隆”“泰坦尼克”号沉没过程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3年3月17日  刘以宾

《新闻晚报》报道,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将被“克隆”,不日将现身于上海南京西路。“巨轮”将停泊在未来“协和世界广场”的一个庞大的“人工海”上,届时每天5次的沉船表演,将使中外游客在此感受到“泰坦尼克”沉没时的悲壮场景。

    无法预料将来每天5次的沉船表演究竟能有多大的“票房收入”,但可以肯定的是:把“沉船”作为该旅游项目的设计理念之一,其新奇性、独特性、怪异性更将令世界瞩目。

    人们为何要旅游、玩赏呢?内在动机也许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为了有偿获得心情愉悦。仔细想来,几乎所有能令人愉悦的项目都包含某种审美价值,而审美客体具有艺术内涵是关键。

    “泰坦尼克”的沉没是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人类重大灾难之一,1500多人因此葬身大海。尽管以此为背景拍摄出了著名影片《泰坦尼克号》且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但凡欣赏过该影片的人大抵都清楚,人们之所以肯掏钞票进电影院甚至甘愿为影片主人公“奉献”真诚的眼泪,并非是在“欣赏”沉船这一悲剧本身,更不是眼看着上千人在冰冷海水中挣扎而开心取笑,人们真正领略、品味的是隐含在该灾难事故过程中的人性美、人情美、爱情美。将出现在上海南京西路上的模拟“泰坦尼克”沉船表演,则无法向游人提供上述审美价值和审美过程,而仅仅只能表现冰海沉船这一灾难事故本身。

    人性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骨子里恐惧、排斥、回避灾难,因为人们对自己的同类有一种本能的、天然的同情心和关爱心,甚至动物都是一样。之所以重提灾难甚至把灾难列为“纪念日”,要么是为了接受教训或作为警种长鸣的载体,要么是为了寄托哀思,而哀思本身包含的正是人性中美好的东西。这种特有的人类情愫和共同价值观,与纯为游乐式精神愉悦而进行的旅游活动,从根本上是相互矛盾和排斥的。如若不是,世界范围内多次重大灾难事故现场也许早就成了商家创意的立足点和赚取旅游者钞票的“卖点”。

    从旅游活动的规律和人们从事旅游的心理机制看,没有审美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商业价值,故此,笔者认为对上海投巨资兴建沉船表演项目的做法我们有理由表示质疑。假如几十亿的资金系部分甚至全部来自于“公共财政”,值得斟酌之处也许会更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