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福州市从事户外运动的俱乐部有五六家,长期玩户外运动的人已经超过 3000人,这群人出行也主要是通过俱乐部进行的。据了解,福州市相当一部分俱乐部在组织户外运动时采取的是组团出行方式,有收费的。而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俱乐部、协会是不能组团出游的,这已经超出了它的营业范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俱乐部出行时的领队也没有像导游那样的资质评定,这种无保障的、自发的户外运动方式对于户外运动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5月初,福州市某俱乐部组织了一次近郊游。“简单生活”的一位会员,就在此次漂流过程中死亡。事后人们才发现,组织这次活动的领队,居然没有为队员准备必备的救生衣。据了解,目前该领队已神秘失踪,事情似乎就这样不了了之了。记者在互联网上查阅时发现,俱乐部的活动,往往都是通过一个俱乐部所属的网站在发布活动通知,虽然在这种活动的通知上,都有注明有关保险的事项,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文本模版而已,真正实施的并不多。此外,大多数俱乐部在组织户外运动时都会作如下声明:“鉴于户外运动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本俱乐部不对活动中产生的任何意外事件负责,请参与者正确评估活动的危险性,风险自负。”
正常来说,作为景点的漂流运动,管委会不仅会提供救生衣,而且会有专门的救生员在场。而造成这次事故真正原因就在于自发性及管理上的麻痹。仅过了两个星期,也就是在 5月中旬,福州某登山协会在组织外出时,又有一成员溺水身亡……俱乐部本身不具组团资格,出行时的领队又没有相应的资质认证,它们都是处在一个监管真空。没有任何法规或是管理办法能对他们的行为有所制约,再加上相当一部分俱乐部并没有提醒或帮助队员购买意外险,这就使得此户外运动的安全性降得更低。在此,我们提醒消费者,参加户外活动可得三思。
相关资料:
户外运动品假货居多
专卖店竟是售假中心
随着非典疫情的控制,在夏日到来之际,出门到户外进行运动已成为不少人的选择。常参加户外运动的人都知道,装备就是运动者生命的基本保障。然而记者发现,目前福州户外用品市场充斥着残次品、假货。
由于大多数消费者对户外运动认知程度不高,对用品的优劣也缺乏判别,这就给一些经销商创造了机会,假货、次货应运而生。
以背包为例,好的背包背负系统,是能使整个背包服帖地背在身上,使肩部、腰部、臀部均匀受力,这对登山等户外运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在福州的津泰路的一些所谓的户外用品专卖店,记者发现大部分杂牌背包的背负系数差,搭扣、车线粗制滥造的,比如该车三道的车两道线,其牢固程度被大大打了折扣。福州市一户外器材经销商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国内并没有针对户外运动器材的国家标准,因而其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而像登山用鞋、户外帐篷等的产品,更连使用材料都成问题。前一阵子,在一家外企工作的林小姐和朋友相约去露营,于是她就去买了些装备。可买完她才知道,经销商将只有两层 GORE-TEX涂层材料的外套按三层的价卖给了她;而买的所谓登山靴,底胶在水中稍经浸泡就出现开裂……
王志, 1994年起就开始玩户外运动,现是“简单生活”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负责人。据王志介绍,目前福州市场上,销售户外用品的商店,基本集中在户外运动俱乐部和一些卖外贸服饰的便装店。这些店大多以品牌混淆的外贸尾货蒙骗不知情的顾客。
“在户外用品业内,尾货又叫做甩单,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出口后剩下的质量残缺品;一种是加工厂模仿外贸订单中的款式自行生产的;一种是加工厂将被淘汰的边角废料作为原料生产户外用品的做法。”王志告诉记者,“福州市场上至少有八成是外贸尾货,特别是服装类,比如快干衣、快干裤,户外运动品牌的 T恤等。”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从一位玩了五六年户外运动的陈小姐那里得知,作为经营者,王志所说已经有所保留。“其实像王志经营的那种俱乐部,本身就是一个售假中心。他们的做法甚至比起那些外贸尾货的便装店来得更黑,没有时间精力去掏外贸尾货,就拿些假、次货来混淆视听。”
陈小姐告诉记者,福州几乎所有的户外运动俱乐部,都利用那些刚刚入门的发烧友对器材的一无所知,大发不义之财。据她说,福州一家登山俱乐部曾组织过一个所谓大型登山活动,就弄得大多数对该运动一无所知的人,为了一次仅仅两天的活动,特别在该俱乐部购买帐篷、睡袋、防潮垫等活动用品。因为活动结束后就被束之高阁,没人仔细检查过这些户外用品,而据知情人透露,这批产品就是连外贸尾货都不如的次等货。
据一个福州户外圈内的资深玩友说, mountainsmith是国际上著名的户外运动用品品牌,而国内的几个做得比较早的户外俱乐部,看到了里面的甜头,于是就联合起来找了个厂家,生产了一个叫 m o un-tainswolf的牌子。而那些刚刚对户外运动有兴趣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两个品牌一点关系也没有,却为了这些“伴牌货”而付了名牌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