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郑和宝船”3月起锚 将访问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24

    记者昨日从泉州市有关方面获悉:600多年前,郑和乘坐木质大帆船下西洋的情景将在刺桐古港重现——2004年3月,由10名具有丰富航海探险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的科学探险考察队,将驾驶中国目前最大的中华“绿眉毛”仿古木帆船于舟山起锚,沿“郑和下西洋”航线行驶,途经泉州、厦门等地,并将于2005年7月前返回上海。

据泉州市有关人士介绍,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中国人民的使者——三宝太监郑和,第五次前往亚非各国进行友好访问时,途经泉州,特地弃舟登岸,于五月十六日,到位于清源山麓的灵山“圣墓”行香,并在石廊左侧立下“行香”的碑记,表示对伊斯兰教先贤的纪念。同时,郑和一行还在泉州的惠安、洛江等地留下了许多踪迹和故事。因此,泉州市对此次名为“扬帆中华,环球航海——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考察”活动表示了积极的支持和热烈的欢迎。据了解,此次航海活动将分为两个阶段。用耗资300万元、全面采用传统的造船工艺制造的“绿眉毛”木帆船进行航海是此次活动的第一阶段,是为“郑和宝船下西洋预热、积累木质帆船航海的经验。而第二阶段为2005-2008年“扬帆中华—迎接奥运—环球航海”活动,可能要采用耗资2000万元仿造的木质“郑和宝船”,满载海员、记者、企业家和旅行家将于2006年3月再次启程,延续“海上丝绸之路”,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实施环球航行,访问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个港口——途经的港口、海域都曾是郑和下西洋或自古以来中国与外国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和通道,其中包括“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泉州的刺桐古港。据活动的主办方介绍,此次航海考察航线基本上是重走郑和航海路线并对之进行适当延伸,此行有三个意义:进一步挖掘郑和航海时在国外不少地方留下的沉船残骸;进一步证实郑和航海在多个国家留下的遗迹;进一步与当地学者探讨郑和航海对世界航海、海洋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