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99个马拉松选手和呐喊助威者雕塑组成
■将放置在环岛路0至5公里地段绿化带,并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明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前夕,在美丽的环岛路上将会出现一组铜铸马拉松赛群雕。据厦门市城管办有关人员介绍,目前,群雕已完成策划、创作、手稿绘制,并经专家论证,正在进行雕塑泥稿制作。2005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前夕,部分雕塑将先被安置。
这组群雕群高2米,由99个雕塑形象组成,包括参赛的运动员和呐喊助威的人群。为增强艺术感染力,群雕将采用写实的表现手法,把人物神情、动态及健美体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将融入生动的戏剧情节,呈现出向前冲动的流线感。
据了解,为让游客既可远距离拍照,又可近距离观看和接触,群雕将放置在环岛路0至5公里地段绿化带,并将以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群雕为名,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雕塑可微缩成为20-30cm的模型纪念品,以旅游商品的形式出售或赠与来厦的游客以及参赛选手。
据悉,马拉松赛雕塑工作由市城管办牵头,厦门路桥景观艺术有限公司负责组织策划和制作。按工作计划安排,9月1日将完成雕塑泥稿制作;9月10日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定稿;10月1日前,完成雕塑的调整翻模;11月1日,会同全国美展将样稿正式向公众展出。群雕资金采取政府出资和社会募集取得。
群雕分为三章节
第一章节,主要塑造领先在第一组团的运动员,以2003年冠军选手及国内优秀选手为对象,刻画专业运动员在临近终点奋力冲刺的情景;第二章节,以专业选手及部分非专业选手为塑造主体,刻画选手们迎头追赶的情景;第三章节,以非专业选手为主体,体现“重在参与”与顽强不息的马拉松精神。
群雕突出赛事“三性”
一是参与性,以专业选手与非专业选手不同竞赛水准、不同性格特征来表现社会大众参与的热情和广泛;二是国际性,造型上突出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形态特征,突出各地区选手身上的地域性标志;三是典型性,创作中赋予各个个体以鲜活的个性色彩,主要体现在有各种情节性的动态和运动员之间的呼应。
海峡导报 2004-8-17讯 记者 汪海清 通讯员 邹振冈/文 吴晓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