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获悉,从1999年起,该院与英国的谢非尔得哈莱姆大学合作举办了5期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每期约为一年。截止到目前,参加学习的学员总数为135人,期满获得该学院颁发的研究生课程证书。这是拓宽继续教育途径的有益尝试,同时也为拓展教育旅游提出了新思路。
据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外语教研室主任杜玫老师介绍,走向世界开放办学是时代的要求。根据英语的学科特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利用英国师资、教材和英国本土的语言环境,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教学实际培训英语骨干教师是提高英语师资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据悉,赴英参加培训的教师,在接受英国现代教学理念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英国的文化、民俗、礼仪以及现代城市、乡村的风土人情。
在英国期间,学员们利用一切机会进行语言与文化方面的交流。教师们都住在英国人的家里,与当地人同吃同住,有的学员和英国家庭每日一题,就英国社会、家庭、文化背景等各个侧面进行探讨;有的学员注意收集街头、路边、公共场所的有典型文化特征的标语、指示、说明,甚至将广告整理成册,作为给学生的阅读材料带回国,有些材料还被编入高中阅读丛书由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于加深了对英国文化的理解,学员们在处理教材时更加得心应手,能够较准确地处理教材中出现的文化因素,挖掘出语言的深层含义。更可贵的是,教师们回国后又把所见所闻融入教学中,在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学生们认为,老师们在英国培训后,教学的思路宽了、教学方式新了,还带给他们很多他们从前无法了解到的异国风情。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学习成绩明显提高。这无疑向填鸭式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学生们对外国的学生性格开放、放流行歌曲磁带出填空题以及电影教学等方式感到既新鲜又兴奋,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举办的是一次赴英骨干教师英语培训班,但实际是履行了一次修学旅游。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的概念在不断扩展,从传统观念的游山玩水到如今的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等,如今,教育旅游也在旅游市场中显示出了极大的发展空间。非旅游行业单位纷纷组织海外修学旅游证明这一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同时,也为旅游业内人士提供了一个拓展教育旅游的新思路。
中国旅游报讯(记者 卜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