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发现:昙石黄氏人文景观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69

9月6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昙石山文化遗址”题词,足见闽侯昙石山遗迹的分量之重。本报“闽海神州”版于3月16日与8月24日,先后刊登拙文《人杰地灵的昙石村》和黄德浓所写的《昙石黄氏一家六知县》,皆为昙石山的人文景观增添了可看性,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著名的清代昙石黄绍裘墓墓主八世孙黄旭升先生告诉我:昙石黄氏的后裔,包括女儿的后代,最著名的是,有“戊戌变法导火线”、“近代中国陆军之父”之称的曾宗彦。他是祖籍福州仓山区洪塘鹗峰里、清道光进士曾兆鳌的长子。其祖母黄宜人是黄绍裘的胞妹,也就是黄日华的女儿。按福州的民俗,曾宗彦与妻宋氏结婚时,“奶(即祖母)头(意为祖母娘家人)亲”应坐在宴席的首位,以示尊崇。据清光绪十年(1884年)木刻本《曾宗彦会试硃卷》记载:其祖母黄宜人,“叠封太恭人,晋封太淑人。”表明昙石黄宜人当时仍健在(生者用“封”字,亡者用“赠”字),并享有高寿,已亲见长孙曾宗彦于光绪九年(1883年)中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

昙石黄氏外甥孙曾宗彦在翰林院学习期满后,散馆授编修,先后充任国史馆协修、纂修。他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年初考取、补授江南道监察御史之后,就在四月初六日(5月25日)向光绪皇帝奏上《时艰孔迫,宜用洋操克期练陆军折》。帝师翁同龢在当日的日记中写道:“曾宗彦封奏,练洋队,谓宜遣大员巡行督率,否则无办期;片六条,即此事,甚简当,交户、兵二部妥速议奏。”四月二十三日(6月11日),光绪皇帝下定国是诏,标志着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开始。五月初一日(6月19日)也就是变法的第九天,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署直隶总督荣禄等递上《遵议精练陆军改为洋操折》。是日,光绪皇帝下谕,命各省陆军改练洋操。其开头即写道:“户部、兵部会奏,遵议御史曾宗彦奏请精练陆军改为洋操,并将各省兵数、饷数开单呈览一折。今日时势,练兵为第一大政,练洋操尤为操兵第一要着,惟须选教习以勤训课,核饷力以筹军实。”在此之前,只有天津的“小站练兵”和江南“自强军”学习洋操。能让各省的陆军皆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即是源于曾宗彦上述有关全国军事改革的奏折。在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所发布的上谕虽有一百多条,但其重点和脉络很清楚:练兵是作为“第一大政”,练洋操是操兵的“第一要着”。昙石黄氏的外甥孙曾宗彦,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希望昙石山文化遗址在建设古建筑民俗区时,别把曾宗彦的人文内容给忘了。

福州晚报2004-11-09刊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