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欣赏:台北建筑之美——古典篇(图)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67

  中正纪念堂

     中正纪念堂可说是台北市最宏伟的纪念性建筑,占地 24.79公顷的中正纪念堂位于台北市中心,广大园区里,座落着中正纪念堂、中正公园、牌楼、围墙、瞻仰大道、“国家”剧院、音乐厅,是台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动广场、艺文表演中心。

     面对中山南路上的“大中至正”牌楼,高30公尺、宽80公尺,距纪念堂中心线470公尺,由此远望纪念堂,气势雄伟;纪念堂建筑格式采天坛之顶、金字塔之体,主体部分为白色大理石墙,蓝瓦金黄琉璃宝顶,整座建筑气象万千。堂内上层有蒋介石铜像,下层则设文物展示室、电影室、怀恩艺廊、中正艺廊、中正纪念图书馆、视听中心、蒋介石纪念室及儿童教室,提供市民文化育乐及社教活动。

     走进大厅,入口即见两部过去御用的凯迪拉克轿车;厅内的文物展示室主要陈列蒋介石的衣冠、文献;蒋介石纪念室则完整呈现“总统府”原来的蒋介石办公室形貌。此外,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整点的仪队交接,也是中正纪念堂引人注目的“节目”之一。

     园区内花圃栽种五颜六色的各种园艺花卉,加上假山、水池、小桥,成为婚纱摄影取景猎影的好景;对称立于瞻仰大道前端的“国家”戏剧院及“国家”音乐厅,则属岛内艺文表演活动的重镇,一年演出场次约有860场,近年不少举世闻名的演奏家、指挥家亲临此时演出,往往造成一票难求的热烈景象;而几次在广场上举行的大型演唱会、音乐会亦盛况空前,在偌大的夜空下聆赏乐音,的确别有一番滋味。不论白天或晚上,中正纪念堂已渐渐成为台北市民艺文休闲活动的重要去处。

  国父纪念馆位在光复南路、仁爱路、逸仙路、忠教东路环绕地带,纪念馆四周有供市民活动的草坪绿地和雅致庭园,称为中山公园。

     国父纪念馆落成于1972年,采中国宫殿式建筑,巍峨宏伟,不见雕琢之气。馆高30.4公尺,四周各100公尺长,内部包括大会堂、孙逸仙博士图书馆,以及中山画廊、四个展览室、励学室、演讲室及联合服务中心等,是岛内重要艺文活动及大型演讲、展览的场所。

     大会堂面积853.4坪,可容纳观众3000人,很多全岛性的音乐、舞蹈、戏剧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包括一年一度的金马影展也择此为台北颁奖典礼的场地。藏书30万册的孙逸仙博士图书馆,为一专业性的图书馆,以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相关研究、著述丛书为主;中山画廊固定举办各式美术展览,而每周六、日的文化讲座,则根据时事民情,邀请各方专家学者演讲。

     中山公园内花木扶疏,翠湖四周杨柳低垂、水波不兴,颇具庭园之美;国父纪念馆及其公园腹地提供台北市民一处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故宫博物院

     外国政府贵宾及观光客来台,必到之所的故宫博物院,位于外双溪,占地20甲,启建于1962年,于1965年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落成;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形式,采中国宫廷式设计,外观雄伟壮丽,背负青山,是中国收藏文物艺术菁华所在。

     进入故宫广场前,即见六根石柱所组成的牌坊,坊上题有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拾级而上,可见刻有“博爱”二字的铜鼎。

     博物院建筑分为四层,正院的平面图采梅花形,分成五个大厅。第一层分别是讲演厅、办公室、图书馆;第二层是展览室、大厅及画廊,用来展示书画,四周共有八间展览室,陈列铜器、瓷器、侯家庄基园模型及墓中出土物;第三层则陈列书画及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及织绣等;第四层则为各种专题研究室。

     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富举世公认,典藏品数量近70万件,且由于不断接受捐赠与购藏,藏品每年都在不断增多,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最为完整,此外,尚有玉器、漆器、多宝格珐琅器、文具、雕刻、织绣、缮本图书及满蒙档案文献,品类众多又精致;万以三楼的翠玉白菜、肉形石和二楼的瓷器最受游客瞩目。

     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出内容,选定一个主题慢慢玩味远比走马看花收获更丰,若想要仔细欣赏每一个展览室,最好是分天分室,逐一参观;特别节日故宫还会特别推出一些平时难得展示的历代名画等特定题展。

     除一至三楼陈列馆之外,故宫博物院的图书文献馆、中庭点景、三希堂古典茶座等,凭添多元的参观游憩品质。图书文献馆位于右侧,面积2000多坪,除学术研究外,馆内的中国艺术资料也开放一般民众阅览

     正院右侧天井的中庭点景小园,占地40余坪,意在发挥“可以游,可以观”的艺术,让参观动线有一纾缓的空间。三希堂,位于正院四楼,提供参观者坐下来品茗谈心,小憩片刻;内部仿清乾隆皇帝的养心殿格局而设,除了展示王羲之的名迹,四支梁柱上还挂着唐朝陆羽《茶经》的放大局部照片。欣赏了古字画器玩之后,最后还可到复制品供应中心选购纪念品,带回家赏玩。

   中国台湾网 2004年11月17日登载 

资料来源:中国台湾在线杂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