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建宁:闽江源保护区升格国家级(图)

来自:新华网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73

 

闽江源保护区


红豆杉群落


云豹


黄腹角雉

    闽江源头的保护,对于喝闽江水长大的福州人的意义自不待言。近日,闽江源保护区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将得到国家在资金、人力上更多支持,更有利于保护好区内生态环境。

    保护区全票晋级

    闽江源保护区位于三明市建宁县内东南部,地处武夷山脉中段,全区总面积13022公顷。该区成立于1988年,2001年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日前,该区又全票通过国务院委托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评审。

    省林业厅有关人士指出,闽江源保护区从省级晋升为国家级,标志闽江源的保护取得长足进步,它的晋级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闽江源头水源的涵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物种之丰实属少见

    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武夷山脉重要的生物区系、独特的森林植物群落、大面积的钟萼木种群、闽江正源头森林植被及重要的经济植物资源等。

    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与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关注。据介绍,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88科899属2268种(含136变种、1栽培变种、9亚种和5变型),占全省维管束植物种类的60.7%,是武夷山脉生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有椎动物35目99科385种。其中鱼类资源5目11科47种,占我省鱼类总种数的24.1%;两栖类2目7科25种,占我省两栖类总种数的54.3%;陆栖爬行类2目12科61种,占我省爬行类总种数的56.48;鸟类18目48科194种,占我省鸟类总种数的35.35%;兽类8目21科58种,占我省兽类总种数的55.23%。

    区内红豆杉4000公顷

    该保护区内有些种类为这里所特有,如建宁野鸦椿、建宁金腰、钟萼木、香果树、银杏等。其中,南方红豆杉分布面积达4000公顷,在局部形成原生性群落,平均树高25m,最高达32m,在全国十分罕见。这里还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鹅掌楸、香榧、凹叶厚朴等27种;还分布有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云豹、豹、黄腹角雉、蟒蛇4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38种。

    新建植物园    繁殖珍稀物种

    据介绍,在保护规划中,建宁县将对保护区内的银杏、南方红豆杉、钟萼木等重点保护植物进行严格保护,同时规划新建植物园,种植一定数量的珍稀植物,进行繁殖,以扩大其种群数量。此外,建宁县还将建立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以救护受伤、病残的野生动物。

    建宁县有关方面透露,闽江源保护区具有独特的旅游优势,所以将在考虑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对闽江源生态旅游进行布局,主要建设竹海观奇区、佛教朝圣区、鸳鸯观景区和瀑布观览区。   

海峡都市报  2004-12-24报道 记者  关永辉/侯希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