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大手笔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古田会议会址目前已修葺、整合成古田会议旧址群,正以亮丽的风采迎接古田会议召开75周年纪念日的到来——
闽西这块红色的土地忠实地记录下了中国革命成长的脚步,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彭德怀、邓小平等的光辉足迹。
据统计,在这片1.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革命旧址近百处,其中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有7处,省级文保单位14处,全国重点革命纪念建筑物2处,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革命文物有1.2万件之多……而在这些革命旧址中,古田会议会址则以其在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地位,当之无愧地成为闽西红色旅游的龙头和品牌。
几十年来,《古田会议决议》作为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其精神指引着我们勇往直前,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而古田会议会址作为历史的见证,也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政治家来这里追寻一代伟人的足迹,一代代青少年学生来这里汲取力量的源泉。
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古田会议会址乃至闽西其他所有革命旧址,并没有给尚较为落后的闽西老区带来多少经济上的实惠。一方面,关山阻隔、交通不便阻挡了很多人前来“朝圣”的脚步,另一方面,缺乏产业化,系统化的整合、运作更使“红色旅游”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没有能够被充分挖掘、利用。
转机出现在本世纪初。近年来,随着漳龙高速公路的建设,连城冠豸山机场通航、梅坎铁路的投入运营以及赣龙铁路的即将通车,龙岩境内立体交通网已具雏形,“行路难”在闽西已经成为过去。以此为契机,龙岩市开始了打造以“古田会议”为龙头和品牌的“红色旅游”产业化历程:
投入3000多万元,将古田会议景区由单独的古田会议会址扩展为古田会议旧址群,从当地老百姓手里购回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协成店,并进行了维修,还其历史原貌;对景区内原有的红军桥、红军井、红军标语墙等进行整理,并在各景点之间修了旅游步道,使这些景点连成一体,增加了游客旅游的内容。针对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上杭县规划的“福建古田干部教育基地”已经在古田镇开工建设,这个总投资4000多万元,占地400多亩、按三星级标准设计的工程明年9月完工后,可增加接待床位300多个。
在这一过程中,老区人民表现出了和当初闹革命时一样的勇气和觉悟:修建旅游步道需要征地,溪背村文书廖上春主动用自己的地跟被征地村民调换;维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作旧址协成店时,当地一位90多岁、当年曾经见过毛泽东同志的老人明确表态,支持政府这样做……
在进行硬件建设的同时,龙岩市努力挖掘古田品牌的内涵,推介古田品牌,唱响“红色旅游”。他们以古田会议为中心,对周边的蛟洋文昌阁、苏家坡“主席洞”、新泉望云草室、才溪乡调查纪念馆和长汀省苏维埃旧址、红军医院等革命旧址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红色旅游”线路,并积极到周边的梅州、厦门、赣州等地进行推介。
为创新旅游开发机制,通过产业化来运作“红色旅游”,龙岩市专门成立了古田生态文化经济开发区,并聘请广州以及我省的专家进行整体规划。同时,立足于龙岩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他们将“红色旅游”与以永定土楼为代表的客家旅游、以梅花山为龙头的绿色旅游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红色旅游”与客家文化、生态旅游联结为一体的整体旅游形态。
千番艰辛孕育,只为一朝花放惊天下。通过硬件打造,软件“营造”,如今,闽西“红色旅游”正由过去的政治接待型为主逐步走上旅游产业型的道路,“古田会议”的巨大影响力也正召唤着五湖四海的人们到闽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来。
福建日报2004-12-26报道 记者 张杰 林思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