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松江:以要素聚变催化科创蝶变“核爆点”,推动“从1到10”加速转化 “科创之眼”有望再造千亿级地标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46


  记者 李成东
  随着顶板最后一方混凝土成功浇筑,位于松江区的“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一期项目1号楼、9号楼主体结构于日前顺利封顶。今年,“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一期计划实现全部结构封顶,有望再造千亿级科创地标,与G60科创云廊遥相呼应,成为松江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6年前,通过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松江将“科创基因”融入城市发展血脉。松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由2015年的3.58%提升至2021年的5.38%,跃居全市第三,企业主体投入占绝对优势。
  在松江区2022年主要经济指标中,多组数据表现亮眼。超预期背后,一个有效先行性指标,一直在发出积极信号——特殊环境下,松江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比重上升到66.3%。去年松江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5%。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依托,松江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集聚、组团发展。高新技术企业2595家,同比增长12.5%;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653家,保持全市第二。
  创新主体扎堆背后,是松江区围绕降低创新成本、共享创新资源,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科研院所、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为制造企业创新提供完备的科研体系保障。更有吸引力的是,松江不断更新迭代支持创新的有效政策,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从1到10”转化,实现基础研究到创新加速的“全过程创新”。
  比如,在被誉为科研“眼睛”的科学仪器行业,G60科创走廊推出大型科研设备开放共享机制。九城市单台套30万元以上的科学仪器设备,实现科技型企业共享,降低研发成本。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东华大学等数百家高校、平台机构,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隙分析仪、200kV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上千件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都纳入开放共享名录。
  去年进博会上,上海科学院科研院所还与G60城市代表签署《实体化项目合作协议》。未来,九城市协同发展,有望在科技创新链上实现技术、智力、金融等创新要素的供需对接。
  创新需要土壤,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活水支持。聚焦基金云、创新主体云、互联网云“三朵云”,松江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去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成立。这是国内第一支国家引导基金参与设立、九城市共同出资、社会资本共同投入的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
  G60科创走廊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贾占峰说,在“科创+产业+金融”组合拳支持下,松江引导金融机构推动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出定向服务优质科创型企业的授信产品。
  眼下,作为松江以要素聚变催化科创蝶变的“核爆点”,“长三角G60科创之眼”已有不少科技型企业提前布局落子,签订投资意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