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较高的从业者、破解行业痛点的新技术,正在推动房产中介变革
记者 戚颖璞
今年夏天异常炎热,树叶都被烤得打了卷儿,刘倍宏却骑着小电驴走街串巷,带客户四处看房。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这样的“鸡血型”房产中介人员总是和“学历低”“成交为王”挂钩。但刘倍宏的标签不是这些,她不仅拥有伦敦国王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获英语专业八级证书、竹笛与钢琴十级证书,还能和客户谈谈诗词歌赋、聊聊人生理想……
像刘倍宏这样的中介人员在上海不断增加。以上海链家为例,该公司73%的中介人员是统招本科生,其中不乏复旦、交大等高校出身;更有码农、设计师不断涌入该行业。这些新鲜血液,共同推动了房产中介行业的转型。
从业者现状不足以支撑市场
2020年,刘倍宏毕业回国。在考察了所有喜欢的城市以后,她决定定居上海,在链家做一名房产经纪人。得知女儿的选择,一向开明的父母却表达了担忧:读了这么多书,为什么要做中介?在中国,房产中介市场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早期因为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坑蒙拐骗的事情时有发生,社会地位也不高。把这样的职业形象,放在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刘倍宏身上,总有些格格不入。
和很多初入职场的社会萌新不同,“95后”的刘倍宏在英国读书时,就曾兼职做过一年房产经纪人,在第2、3个月拿下销售冠军,因业绩亮眼,主管主动提出留用。也是这样一段经历,让刘倍宏坚定地选择做一名房产经纪人,“我觉得自己的性格适合这个职业,也有经验。”
很快,刘倍宏感受到了落差:“英国的房产经纪更像咨询行业。房产经纪人和律师一样,社会地位比较高,但这份职业在国内还没有被完全接受。”不过她很快适应了这种变化,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她发现,虽然很多买房人在初次接触时会带着戒备心,但只要自己坦诚沟通并给出专业意见,对方就能感受到并打开心扉。
刘倍宏有个习惯,不愿为了促成交易而刻意隐瞒房源缺点。“我会把利害关系和客户讲清楚,结合他们的需求去选房。”疫情期间,她还因此收获一张标的额600多万元的意向单:“这个客户一直是线上接触,他从没看过房,全权交给我去选房,我觉得这是‘双向奔赴的信任’。”还有一对年轻夫妻,购房的意向区域很广,刘倍宏花了近一年时间,陪看了近70套房子,终于帮他们找到心仪房源。
真诚、专业、有耐心,成了这批高学历中介人员的特点。很多人不只把这份职业当作糊口的工作,也视其为修炼自己的平台。从香港企业辞职的“85后”服装设计师钱娟,在众人的不解中加入上海中原地产成了一名房产经纪人。“一开始很焦虑,这份工作更考验我的综合能力,比如对行业知识和政策的掌握程度、抗压性、谈判技巧,还有和客户沟通的能力,我只能不停地去学。”如今,钱娟已成了区域金牌销售员,业绩在宝山区排名前十。
高学历人才进入房产中介行业,并不是市场上人才饱和无处可去才有的无奈之选,而是房产中介行业变革的必然趋势。早在2018年,链家就启动本科生招募计划,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经纪人全职业生涯的培养。整个房产中介行业也的确走到了转型的关键路口,数据显示,我国存量房经纪人的平均从业年龄不到30岁,本科以下学历占绝大多数,从业时长约7到8个月,流动性极大。这样的从业者现状,无论如何背负不起一个预计2030年年成交近30万亿元的存量房交易市场。
提高从业者素质成了变革的关键。在欧美,很多从事证券、金融、企业管理等工作的人员,是经工作多年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并积累比较丰富的社会资源后,才转行去做房产经纪人。在存量房交易相对成熟规范的美国,房产经纪人也同样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其中92%拥有大学及以上教育经历,对上下游行情了如指掌,专业性极强。
在国内,嗅觉敏锐的企业已启动人才转型计划,努力提高房产经纪人的专业度、职业素养和社区参与度。
先导技术部队带来服务裂变
2019年毕业后,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饶童入职了北京一家科技公司。他是一名码农,又是一名不太寻常的码农,写代码的时候还要像中介人员一样去实地看看房源。
“我从事的是计算机视觉方面的算法研发。”外界对饶童的工作内容和所在的公司“如视科技”都十分陌生,但其实,许多人或多或少享受过这份高精尖职业带来的便利,比如你看过的房源VR全景图便源自如视科技。公开数据显示,到2020年3月底,如视科技VR看房使用次数达6.6亿次,日均VR看房次数达316万次。
令人意外的是,这家VR细分行业的领头羊脱胎于传统房地产交易行业。2018年,贝壳找房如视事业部成立,作为先导技术部队,在业内率先建立“硬件+技术+内容”的整套VR空间构建能力。
一直以来,中介行业饱受信息不对称、交易不透明等弊病困扰。有实力的头部公司尝试变革,甚至聘请专业摄影师队伍使用单反拍摄平面照片,用激光笔去采集户型数据,以此提高服务质量。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勘时间太长、数据不够精准、数据和图片无法匹配依然是痛点。
VR技术的介入逐一击破难点,使二手房房源高效精准可视化成为可能。以如视为例,通过VR采集硬件设备和算法软件研发,房源可能直观呈现出三维结构、尺度信息、整体户型、内部装修以及房间细节方面的信息,不仅提升了用户在视觉上的体验,而且凭借自主研发的VR采集设备,经纪人仅用20分钟就能将一套房源实现三维重建,日均新增的VR房源量已达近2万套,让VR的产业落地速度大大加快。
“这正是吸引我加入公司的原因。市面上采用VR技术的产品很多,但要真正实现批量化、规模化却很难,这份工作恰恰给了我这样的成就感。”饶童说。这家企业的人才结构完全对标一流互联网企业,学历普遍为硕士及以上,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左右,强大的人才团队推动着行业服务不断迭代。今年,一款轻量级VR采集产品问世,用户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再搭配一个三脚架就能完成采集,深度估算误差仅有1.35%,拼接点位成功率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