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记者 施晨露
日前,走进四川北路“1925书局”,一楼大厅两个仿古造型宫灯路引营造出江南气韵,“评弹中的江南文化”活动海报、“何以江南——评弹亲子红色党课”节目单吸引读者走上楼梯一探究竟。
1925年1月,商务印书馆增设虹口分店,90多年里,这个地址一直经营图书。去年6月,这里改造为全新的红色主题书店——1925书局。
评弹走进1925书局,渊源颇深。1925年至1927年,走出青浦练塘的陈云就在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当学徒,这里是他踏入社会、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陈云同志一生钟爱评弹,被评弹界称为“老听客”,40多年前他对评弹艺术“出人、出书、走正路”的七字指导方针,在1925书局开业后一直在一楼显示屏上滚动。40多年后,新一代上海评弹团演员走进陈云工作过的地方,也让评弹有了新的演出阵地。
“评弹一直在开拓市场和表演阵地,在书店里听书、看书,在书香和江南文化的气氛渲染下,希望让年轻人和青少年了解评弹,喜欢评弹。”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说,“评弹的特点是短平快、是文艺界的‘轻骑兵’,未来结合书店新书首发,或许还能有新的内容产生。”
作为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与上海评弹团共同打造的“评弹中的江南文化”首场活动,上海评弹团特意为来到现场的亲子家庭和海南中学的师生量身定做了有特色的节目。开场一曲《声声慢》,以传统评弹“混搭”现代音乐,让历史悠久的评弹艺术发出属于自己的“潮音”。《江南好风光》运用评弹曲调中的大九连环,这也是江南地区曾经的“流行音乐”,彰显吴侬软语的九转三回、呖呖莺声。古诗词《江南》用评弹中的“说”“唱”解读。青年评话演员顾文修将《王者荣耀》中的角色融入评话表演《中华古代英雄人物》,醒木一拍,折扇一挥,评话表演的技巧在欢声笑语中呈现。首演于上海西藏书场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蕴藏今人对艺术家前辈的致敬。最后一段《评弹老听客》,由高博文为读者讲述曾在这家书店工作的“评弹老听客”陈云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与现实场景碰撞,激起共鸣。
“这是琵琶,这是三弦。认识这种乐器吗?”“这是评弹中的双挡,不是吃的双档汤。”“听得懂上海话吗?谁能用上海话把这首《江南》读一遍?”台上,高博文率上海评弹团演员陆锦花、姚依依、顾文修边演边说,气氛活跃。
评弹不仅能唱古诗词,还能唱流行歌曲。陆锦花带来的“彩蛋”——评弹版《孤勇者》,让孩子们眼神发亮。“希望先勾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知道传统艺术并不是很遥远、高高在上的。”高博文说。
据了解,“评弹中的江南文化”1925书局红色党课将在未来一年时间内以每月一场的频次持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