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演艺大世界今年首个戏曲原创巨制上演,带观众进入“盗梦空间” 大剧院版“重逢牡丹亭”昨晚首演

来自:解放日报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231


  重逢《牡丹亭》首演剧照。记者 董天晔 摄
  记者 诸葛漪
  昨天,“2022上海大剧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在上海大剧院首演。首演前一天晚上,彩排至21时30分中场休息时,导演马俊丰还在纠结,“在《冥誓》一折,杜丽娘、柳梦梅相顾无言,‘无言’瞬间需要演员停顿多久?”服装设计师赖宣吾也在纠结,他为单雯饰演的杜丽娘准备了白色、米黄色、灰色三种头纱,“首演时要戴哪一种?”
  “重逢《牡丹亭》”是上海大剧院今年制作出品的首个原创大戏,也是今年演艺大世界收获的第一个戏曲原创。大剧院前厅靠近检票口处的A+艺术空间咖啡厅专门推出限时特饮“梦梅”咖啡,为观众带来别致的观演“前奏”。
  打造东方舞台美学品牌
  “重逢《牡丹亭》”制作人林恺与上海大剧院合作已久,他在这里的排练厅集结张军、史依弘完成《2012牡丹亭》,推出过大师版《牡丹亭》、蔡正仁主演的《铁冠图》、史依弘“梅尚程荀”专场,也为大剧院制作过新编昆剧《浮生六记》。当时,他说,“我这样一个‘见异思迁’的人,牡丹亭的故事应该不会再做了。”然而,度过了2022年充满挑战的春天、紧张忙碌的夏天,林恺还是在立秋后“重逢《牡丹亭》”。他说,“一个好梦的魔力在于江山代有才人出,总有后辈才俊给前辈大师一个惊喜。”奔波于全国各大剧院,他对上海充满信心,“上海观众有太多选择,可以看话剧、音乐剧、传统戏曲。为什么选择‘重逢《牡丹亭》’?因为观众相信‘上海大剧院制作’这个品牌”。
  在全国各大地标性剧院中,上海大剧院最早尝试“戏曲制作”。总经理张笑丁不止一次说:“大剧院创制中心今年为观众重点打造东方舞台美学品牌。”
  喝完“梦梅”咖啡,走进剧场的观众眼前一亮,传统舞台向乐池凸起尖角。唱到高潮处,主演单雯、张军站在尖角前端,仿佛近在咫尺。舞美设计刘科栋将大剧院变成传统听戏的“厅堂”,一边是硕大的镜面装置,一边是断井颓垣、亭台楼阁从空中缓缓落下,演员穿行其间,如同走在古代话本中。
  单雯搭档张军演过超过500场不同版本《牡丹亭》。江苏、上海戏曲界翘楚首次合作《牡丹亭》,排练时两人异口同声,“要不断磨合,‘磨’到最舒服的感觉。”
  首次尝试昆曲和声复调
  昨晚,观众遇见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牡丹亭》。《牡丹亭》代表唱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被编剧罗周从《游园惊梦》里拆解,在《叫画》一出里出现,唱段中首次让柳梦梅加入演唱,这种大胆采用和声复调的尝试在昆曲里尚属首次,也正是通过这一音乐的特殊形式和身段表演,展现柳梦梅拾画和杜丽娘游园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双游园”关系。
  镜面装置将柳梦梅与杜丽娘的游园“重叠”在一起,被剧组戏称为“加强版游园”。“移花接木,用一个转景,舞台从萧瑟的游园变到姹紫嫣红的华丽游园。”马俊丰说,“传统经典‘禁锢’我们,也在‘塑造’我们。剧场经常排戏到一半又修改,把剧本捏成完美的演出本。”
  传统《叫画》是柳梦梅对着杜丽娘画像抒发胸臆的独角戏,在“重逢《牡丹亭》”中的《叫画》,张军与画像“交流”,单雯就站在他的身旁,有了更多情感演绎空间。汤显祖原著《言怀》柳梦梅之梦,与《惊梦》杜丽娘之梦合二为一,时间线剪断重组。张军说,“这是我的梦,还是她的梦,梦交织在一起,杜丽娘、柳梦梅带着观众进入‘盗梦空间’。”
  张笑丁、林恺为“重逢《牡丹亭》”搭建了实力雄厚的班底。江南名丑、“梅花奖”得主李鸿良饰演石道姑;上海京剧院大武生奚中路出演大花神,为这个过往多由旦角应工的人物赋予庄严雅正的气质;上海京剧院老生演员蓝天受邀饰演陈最良。灰白色的现代感背景映衬下,灯光设计邢辛为单雯、张军打出两两相望的灰色剪影,引得彩排时摄影师纷纷奔向观众席侧面,捕捉情愫缱绻的最佳角度画面。
  “我们在做一个‘恪守底线、突破疆界’的《牡丹亭》。”马俊丰说,“从《浮生六记》到‘重逢《牡丹亭》’,上海大剧院延续东方舞台美学品牌理念,制作‘传统制法、当代审美’的作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