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本网:第二季度全省旅游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图)

来自:福建旅游之窗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328

    上半年,福建省入境游市场平稳,客源结构优化;国内游市场繁荣,消费需求升级;主要经济指标提速增效。



黄晓炎局长作上半年旅游经济总结分析,布置下半年旅游经济工作



李毅强副局长主持会议



郑维荣副局长作2005年以来我省旅游项目建设总体情况分析

    21日在福州召开的第二季度全省旅游经济形势分析会总结分析了上半年我省旅游经济运行主要现象,安排部署了下半年工作。

    上半年,我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02.25万人次,同比上年增长2.7%。外汇收入约8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27%。接待国内游客3129.67万人次,同比上年增长15.1%;国内旅游收入约360.1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6.5%。旅游总收入约42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8%。

    分析显示,入境游方面,重点客源市场稳中有增,新兴客源市场增长强劲。香港是我省最重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经过多年经营,已经相当成熟,近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接待香港同胞34.93万人次,增长6.3%,占全部入境市场的34.2%。日本、美国是我省主要的外国人入境客源市场,上半年分别接8.63和7.68万人次,同比上年增长5.3%和4.7%。加拿大、泰国、法国、俄罗斯客源市场出现增长势头,预示了良好的开发潜力。

    国内游方面,休闲观光游占主导地位,出游目的日益多样,假日旅游火爆,特色游受追捧,消费升级。

    据抽样调查,休闲观光游占国内游比重达52.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1个百分点,成为游客出行的第一诉求,同时,以会议和科技文化交流为出游主要目的的占3.1%,公务旅游和经商旅游则分别下降1.0和1.6个百分点。

    今年“春节”、“五一”两个黄金周,接待旅游者867.8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44.69亿元,增幅都超过20%,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我省滨海旅游、温泉旅游、红色旅游、农业观光旅游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接待红火,特别是乡村游成为旅游市场的新亮点,成为旅游产业链上重要的环节。比如,建宁县推出的“桃李观赏”乡村游系列产品,该县游客比上年增长126.8%,增幅列全市第一。

    从消费结构看,长途交通费仍占首位,但购物消费比重明显增加,占比达到17.5%,跃居第二;游客也更加注重旅游的舒适度,抽样调查过夜国内游客选择宾馆饭店留宿的占54.7%,游客消费意愿增强,消费能力提高。

    针对入境游经济状况,黄晓炎局长在会上指出,上半年入境游收入的增幅明显超过了入境游人数的增幅,说明我省入境游市场在“质”上有明显提升。今后,要把发展入境游当作我省旅游经济量与质的重点加以研究。一要继续办好海峡旅游博览会这个特色平台。二是全省开展对外旅游宣传要一盘棋,进一步明确市场需求,把宣传目标集中在境外尤其是外国人最感兴趣的武夷山、厦门、泰宁和福建土楼上。三要加快整合全省旅游信息平台,尽早推出英、日、韩版多语种网站,并与国际知名网站链接,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我省旅游在国际的知名度。四要加强区域合作,比如厦门提出的“空中金三角”(厦门、桂林、重庆互送入境客源),通过协作,集中财力,共推一个市场,提高宣传促销效果。

    针对国内游状况,黄局长提出,一要推进项目建设,增强项目策划的科学性。要针对客源市场有侧重地开发项目,通过大项目拉动整合市场。二要大力发展乡村游,落实海峡西岸乡村行5155计划(全省推出50个旅游乡镇、100个旅游村、50个旅游区(点)、50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推动基层申报的积极性。三是打好“平安诚信”牌。特别是在我省夏季台风、暴雨期间,要通过网络技术(GIS),加强指导,进一步做到科学、明确、有效地指导全省或部分景区适时关闭和开放,避免指导上的盲目性。四是继续做好行风评比工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