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余名援沪医护与上海白衣战士接连报告集结抵达 霞光中,采样医护奔赴上海全市社区
记者 黄杨子 顾泳 实习生 王蕴懿
昨天,上海开启全市核酸筛查,采样队伍深入各个社区角落,井然有序安排居民逐一筛查,同时做好老弱病残、行动不便者的采样。
在昨天全市核酸筛查中,来自兄弟省份支援的采样医护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据国家卫健委统计,4省份派出核酸采样医务队员共计23200余人。
提前对接“不便人群”
前天21时许,接长宁区卫健委的统一部署,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应急核酸采样小分队昨天5时半到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合。医院全力保障,为统一集合出发的队员们准备了早餐,并安排保障车辆接送。
5时,医院组建的130人核酸采样应急队出发。队员们到达后,统一听从社区中心的调配,分别对程家桥街道区域的86个居民区及流动点位的2.6万名人员进行了采样,并于昨天12时前高效完成。
殷行社区封控楼栋内上门检测需求量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与街道防疫办提前汇集住户具体情况,确保检测材料充足后上门检测。封控楼栋内的检测工作量更是巨大,单栋甚至有多达200余户居民,团队则采取分组模式、多线开展,挨家挨户沟通与采样。在与援沪医疗团队的协作努力下,殷行社区医疗团队在半日内便顺利结束。
自创方法逐一扫楼
地处长宁区天山商圈的天山路街道辖区,有老小区、高校、沿街商铺等各类复杂场所,涉及27490户、63500余人。
昨天4时许,天色未亮,来自安徽省的医护人员支援大巴已经到达天山街道。空旷的马路上,偶尔有匆匆行驶的汽车、电瓶车、自行车,车上都是赶赴一线的“大白”战士。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出动75名医护人员,与安徽支援人员100人、同仁医院支援人员50人、社会办医机构支援人员5人等共230人,于5时30分准时分别到达73个居民区采样点及16个沿街商铺采样点。在联建小区,家庭医生祝徐圣和纪红燕在点位集中采样结束后,腰间“五花大绑”,固定着“纸盒子”“垃圾袋”等上门装备,进行“扫楼”,为老年居民提供上门采样服务。马不停蹄采样、扫楼、转场的间隙,大家累得直接坐在了地上。
中心主任毕芳芳、副主任计秋萍一夜未眠,5时便坐镇中心“临时指挥点”,时刻跟进各个点位进度,顺畅各环节的衔接。截至下午4时,中心完成了近5万人采样任务。
一气呵成以快制快
记者同时获悉,昨天来自全市三甲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也加入应急采样队伍之中。
4时50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229人应急核酸采样队在天色微明中集结完毕,60位医生、27名医技、37名行政管理人员及105名护士奔赴普陀区桃浦和宜川街道,在有关社区协助采样工作。
4时30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122名应急核酸采样队队员在医院门外集合,5时上车,5时10分出发,6时不到即抵达采样点,准备就绪。122人中有医生72人、护士31人、医技19人,这是九院自3月31日组建应急核酸采样队后第二次支援黄浦区,为小东门街道和外滩街道的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作为医院临时组建的应急采样队中的一员,整复外科陈刚医生告诉记者,这次采样和4月1日参加采样的是同一家隔离酒店。6时不到,酒店大门外已经摆好桌椅,负责现场秩序的公安干警已早早就位。现场拉起了隔离带、设置了规范进出双通道,地面上还标注了两米排队间隔,现场安保人员和隔离酒店工作人员也都各就各位,各司其职。6时10分,信息采集员依次为受检人员扫码、核对信息、贴标签,随即采样人员再次核对姓名、拆长棉签包装、采样、将样本装入采样管,“一扫一采”一气呵成。至12时,顺利完成了600余人的采样工作。
武汉医护远道而来
在长宁区绿园12小区,有位八旬高龄老人身体不便,无法下楼做核酸。来自武汉市汉口医院医疗队队员爬楼上门为他们核酸采样。“辛苦了,谢谢,谢谢,那么远的路来。”看到来自武汉的医务人员认真的劲,80岁的老奶奶哭了,忙不迭地道谢。
据悉,3日凌晨,武汉市汉口医院派出由1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从武汉站出发,紧急奔赴上海,支援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汉口医院护士长李薇说,“这一幕,让我想起2020年武汉疫情时候,上海医疗队来武汉紧急驰援我们,现在我们也会义无反顾前去支援,同上海人民心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