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房山区:燕山地区做好“5件小事”助力“创城”

来自:北京市人民政府 作者:上海要闻 访问量:1428
  创建文明城区工作,着眼点在城市环境,落脚点在居民百姓,要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此,燕山地区用心用情做好“5件小事”,即设立晾晒区、施划停车位、补植绿化带、管理装修物料建筑垃圾、推动垃圾分类常态化,以“小事”巩固疏解整治促提升整治成效,助力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升级。
  为规范居民文明晾晒衣被,迎风、东风、向阳、星城四个街道通过实地调研,规划适宜点位,建设硬件设施,引导居民在规定区域文明使用公共晾衣架,打造优美、和谐、文明的生活环境。目前,迎风街道统一规划晾衣区1628平方米,已安装168组晾衣杆,计划安装348组;东风街道已安装晾衣杆200个,计划安装450个;向阳街道晾衣架已安装120个,计划安装148个;星城街道已安装晾衣杆272组,计划安装350组。
  面对社区空间狭小、人员居住密集等难题,四个街道提高划线的科学合理性,以不占用绿地、盲道,不影响居民通行和路边商家经营为前提,经多方协调划定停车线。目前,迎风街道已施划停车位361个,计划实施600个;东风街道已施划停车位68个,维修车棚120处,预计施划2800个停车位;向阳街道已施划停车位509个,计划实施619个;星城街道施划停车位已建设完毕,共计2050个停车位。
  为解决绿地破损、黄土裸露等绿环难题,四个街道通过补植补栽绿化带,提升了绿化景观“颜值”,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助力增辉。迎风街道整治黄土裸露面积(补植绿化带)640平方米,协调物业播撒草籽,将不易绿化的黄土裸露区域硬化后建设成停车场、休息区;东风街道整治黄土裸露面积(补植绿化带)200平方米、播种花籽700平方米,预计在羊耳峪东巷种植鸢尾等植物面积约3500平方米,在燕和园社区拟新增绿篱约900米;向阳街道整治黄土裸露面积(补植绿化带)2100平方米;星城街道整治黄土裸露面积(补植绿化带)11112平方米。此外,向阳街道还开展了寻宝废旧物品换绿植、鲜花扮靓社区、有奖问答等爱护花草的动员宣传活动,使“美化家园、人人有责”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在装修物料建筑垃圾管理工作上,四个街道通过社区、物业和服务单位牵头,由社区居委会协助,多举措共同做好装修物料建筑垃圾管理。首先,以“扫楼”的形式对各社区楼前楼内的堆物堆料进行全面清理,要求物业服务站对楼道内杂物、小广告随有随清,提示居民不要在楼道内放置自行车;其次,要求业主装修前向物业报备,按照物业规定缴纳房屋装修保证金,产生的装修建筑垃圾由业主负责清运,装修完成后退回房屋装修保证金。
  在推动垃圾分类常态化方面,四街道积极落实垃圾分类常态化管理机制,结合地区开展的“五绿”(绿色家庭、绿色楼门、绿色网格、绿色社区、绿色单位)先进星级评选活动,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各社区通过“敲门行动”,入户签订承诺书、发放宣传品,持续营造氛围。同时,深化日常检查,以“日检查、日通报、月评比”的形式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并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四个环节着手,强化执法检查,对违规者作出行政处罚或罚款。在此基础上,四街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其中,迎风街道完成桶站提升65处,东风街道建设分类投放站点63处,星城街道将部分桶站地基下沉方便居民安全使用,向阳街道推进桶站监控设施建设。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燕山地区始终秉持“两手抓”原则,一手抓整改——治已病,一手抓创建——治未病,以后者督前者,以创建促整改,两剂“良药”双管齐下、同时发力,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千方百计让群众感受到“创城”带来的实惠,从而主动参与“创城”、支持“创城”,形成良性闭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