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
昨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大会发言,共有12位全国政协委员发言。其中,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吕红兵,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两位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在大会上发言。
吕红兵讲了自己与民法典之间的故事。去年6月1日晚,新华社发布民法典全文。第二天上午,他就来到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开讲“老百姓身边的民法典”。吕红兵认为,宣讲民法典,应讲透一个“意义”。要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宣讲民法典,应把握一条“红线”。民法典是一部“权利”宣言书,“权利”二字应贯穿始终。宣讲民法典,应创新一类“方法”。要以案说法,以例释典,运用身边发生的案件、最新出现的案例,设定场景切入,使听者有现场感、体验感,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宣讲民法典,应提升一种“境界”。这不是普通宣传,也有异常规讲课,努力让百姓养成民法思维,提升法律意识,共建法治社会。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杨扬为中国收获首枚冬奥会金牌。她在昨天的发言中表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十四五”初期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示国家形象、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如期安全地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将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自信心、自豪感,给处于低潮期的全球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一束光”。“2022年,我在家门口迎接来自全世界的冬奥运动员,是我个人之幸,也是民族之幸。”
目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然而,个别外国政客将体育运动政治化,企图干扰破坏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行。杨扬建议相关部门通过外交、宣传、经贸、体育等渠道,摆事实、讲真相,对那些抹黑中国的不实之词予以有力回击,并进一步争取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以及各单项体育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加强与各国各地区奥委会的沟通交流,呼吁国际体育界坚持团结合作、携手共赢原则,支持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如期顺利举办。
杨扬说,运动员是奥运会赛场上的主角,北京冬奥组委在2015年成立之初就设立了运动员委员会,并一直秉承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她建议以保证安全为前提,科学制定运动员防疫政策:如防疫隔离期间确保运动员训练不受影响;注重运动员的参赛体验,赛事组织简约但不简单等,让北京冬奥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最难忘的人生经历。“将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激励更多的人战胜困难,点燃希望之光,这将是北京冬奥会献给世界最好的礼物。”